Sunday, October 26, 2008




音樂比賽是否殘酷?

音樂比賽是否殘酷?
…………………………………………………*李察
(問到底 No.7195 2008 1026 Sunday)

*星期天籟*
最近看了一張第五十一屆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
大賽的DVD。這是二零零六年的一次,在意大利
的熱那亞舉行。中國的小提琴好手寧峰,獲得了
最高大獎。該DVD 的資料如下:
Heart & Virtuosity: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
"Premio Paganini"
http://www.amazon.co.uk/Paganini-Virtuosity-International-Violin-Competition/dp/B00103M0JK

每次看音樂比賽影片,一無例外,都有許多場
合,讓人們看到參賽者的緊張一面。臨到最後一
刻,那宣讀名單的幾秒鐘,就要決定了十多二十
年努力奮鬥的成果,簡直是心臟虐待。

怎麼能夠讓那樣的年青人,在短短的日子裡,
深入明白帕格尼尼、莫扎特、甚至是柴可夫斯基
的全部靈魂?那些複雜深奧的層次,只有十幾二十
歲的少年,如何可能明白?

他們還要在賽前賽後,聆聽無數的批評與教誨。
每一個教訓者都似乎是絕對的權威。好像聽了他
們,就必定成功。又好像如果聽少了半句,就注定
失敗。還有就是,這一些批評,人家只是從口裡
說說,但等會兒,你就要在琴裡彈出來。

如果是少年李察來到參賽,一定會對評判者飽
以老拳。可惜的只 是,少年李察是永遠沒有資格
參賽的。如果下一世有機會,或者可以考慮。

而更加「殘酷」的是: 你以為你沒有參賽,其
實,你己經在參賽了。你的賽車,己經馳了好幾
十個寒暑,新車,己經變為老爺車。虧你還懵然
不知。

更緊的是一個問題:

到底,他們是在賽技術,還是技術背後的哲學?
要命的是:技術雖然講究天賦,到底尚是可
以練習的。苦練出高手,總是有點把握。但是,
哲學卻不是讀書可能達致。那一種「心」的高度,
更非任何老師所能傳授。

「感覺」何來?「品味」何來?「靈感」何來?

 各位可愛的人生參賽者們,如果你有答案,請
告訴另一位參賽者李察。他很想知道呢。



http://hk.youtube.com/watch?v=GPfmtMvBKqI
寧峰的小提琴表演





--------------
寧峰的小提琴表演







P.S. 李察意念服務
Tel 2559-4690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10.26. 香港時間: 5:30 pm)
(明天問題:?)

Sunday, October 19, 2008




馬利奧蘭沙因何短命?

馬利奧蘭沙因何短命?

…………………………………………………*李察
(問到底 No.7188 2008 1019 Sunday)


人的壽命,是人不能猜得透的。有的人長命百
歲,亦有人只有三十幾歲。


著名歌唱家馬利奧蘭沙 Mario Lanza ( 1921–
1959) 在三十八歲就離開世界。他所患的病,是
pulmonary embolism,大約是肺部的一條大血管被血
塊栓塞了。不知道這種毛病,跟他時常唱歌,需要大
量的肺部活動有沒有關係。


有一張 DVD 值得一看。


Mario Lanza DVD (Betty Grable / Harry James /
Mario Lanza CDS)


這是三套黑白電視片的DVD 錄影。幸運是我
們今日有了DVD,很多珍貴的舊片,都能夠看得到。
否則,這些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好作品,就永遠不見天
日。


其中一部電視片中,由一名天主教神父訪問馬利
奧蘭沙,帶出他的一番歌唱哲學,真是異常精彩。


他說,他不是天才。他只是一個keeper of the gift


他只是某種特殊恩賜的保管者。


能夠有這種體會的人,思想肯定是非常有深度
的。他說,他自幼居住在一間教堂的側鄰。他的家,
距離教堂只有七十五碼遠。大約他是親自用尺去量過
的。他自幼已經非常喜歡去教堂。他特別喜歡看祭壇
上的燭火。他喜歡看那搖曳的火光。在火光之中,他
說,他忽然就看到了他自己整個的歌唱生涯。而當時
他只有九歲。九歲大的孩子,竟能前瞻自己的一生?
似乎是不可置信。但這是他自己親自說的。


他說,他要利用自己的天賦,為人世帶來一點
「美」 。他就是憑著這一種信念,在人世間唱了三
十八年。直到有一天,他的肺部忽然被血塊栓塞了,
無法再唱為止。訪問他的天主教神父說,「天賦」是
人人都有的。每個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都是有恩
賜的。所以,每個人,都能夠把自己的恩賜發揮出來,
為人世帶來一點「美」。無論在家裡,在工作場所,
甚至在街上,在巴士上,隨時都可能發揮這種「美」。
真是說得很好。


下面附錄的是一段youtube片段。是馬利奧和巴
伐樂蒂唱同一首歌的錄音。讀者可以比較兩人的不同
風格。畢竟,我們聽巴伐樂蒂多,而聽馬利奧蘭沙少。
兩個人的聲音,巴伐樂蒂是高亢尖銳,而馬利奧是圓
潤渾厚。一個是外露,一個是內蘊。但無論如何,巴
伐樂蒂無法抵達馬利奧的情感濃度。

五星享受推介:
★★★★★
請把以下位址剪出,貼在地址欄,就可以看到:
http://hk.youtube.com/watch?v=aXkjKf2WZ4M&feature=related







P.S. 李察意念服務
Tel 2559-4690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10.19. 香港時間: 5:30 pm)
(明天問題:?)

Saturday, October 11, 2008




怎樣欣賞古典音樂?

怎樣欣賞古典音樂?

…………………………………………………*李察
(問到底 No.7181 2008 1012 Sunday)


未留名的朋友來信:請問如何聽古典音樂啊?我
每次也很用心聽了,還是沒有受到感動、、、、我不
會真是一塊石頭吧?


按李察的私人見解,聆聽古典音樂,是要用右腦
去聽的。所以,愈是用心,愈是留意樂曲的結構,就
愈會停留在樂曲的外面。因為,這時的分析性心理,
是左腦主導的。有的人,還會掏出筆來作筆記呢?
或者,他就坐在你的隔鄰。你可以知道,會作筆記的
欣賞家,肯定是無法投入,亦不可能真心欣賞的。至
於音樂帶來的境界,亦不可能達到。


  欣賞古典音樂,唯一的要求只是放鬆心情,隨意
去聽。根本沒有目的,也沒有任務。如果心情還是沒
有放鬆,不妨隨著音樂,略為擺動頭顱。如果嫌擺頭
晃腦的動作太誇張,就只是略微動動手指,也無不可。


  許多時無法投入,亦跟個人的遭遇有關。未曾哭
泣長夜的少年人,不足以語人生。必待人生有了歷練,
才可能有感觸。否則,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吧了。
這是一首很好的詞。意思大約是: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識盡愁
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箇秋。(辛棄疾詞)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大問題是,一首曲子,無法令
你感動,許多時是表演者本身的問題。他根本沒有投
入,只是他的技術很好,就可以把無知的外面人唬住
了。以為他真行。其實,他是真的不行。這樣的音樂
家,是很可憐的。說不好就是騙子。一生都是靠騙
人過活,多麼不幸。


很重要的問題是:到底,那裡面是「有」,還是
「沒有」?以那首名曲 panis angelicus 為例,
有感覺的人,唱到第三句便毛孔直豎,感覺震動了。
但有感覺的人,始終是少數。請在上面的搜尋欄上
鍵入no. 6972 或 no.6979 便可以看到李察曾
寫過的一次感覺。


以下是很好的一首歌。不妨一聽。但請記著,不要
著意去第三句處尋。凡要尋找的,必定尋不到的。


剪下來,貼在網址欄,就可以欣賞得到Charlotte Church
十三嵗時的歌聲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rf5r6f51BI










P.S. 李察意念服務
Tel 2559-4690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10.12. 香港時間: 2:30 pm)
(明天問題:?)

Sunday, October 5, 2008

誰能指好威爾弟的《安魂曲》?

誰能指好威爾弟的《安魂曲》?
…………………………………………………*李察
(問到底 No.7174 2008 1005 Sunday)
*星期天籟*



唱片编號: (BBCL 4029-2)
指揮: Giulini
Verdi: Messa da Requiem
★★★★★





威爾弟的《安魂曲》,在莫扎特之前,總是不會
令人絕對滿意的。世界上,誰再寫《安魂曲》,都
不可能(?}比莫扎特好的了。

曾經聽過很多版本。似乎尚未找到真正滿意的。
很偶然的機會,聽到BBC 出版的cd(BBCL 4029-2)
是Giulini 指揮的作品,這才算是有收穫了。

這是一張值五顆星的CD。

這Cd 是雙CD 的舊版套裝。裡面還灌有舒伯特的
彌撒曲, 至於這威爾弟安魂曲,被分成兩部份,灌在上下
兩張CD裡。舒伯特的彌撒曲放在後面。想聽的人,自然
會聽到前面的半部威爾弟《安魂曲》了。

所以,李察聽到此曲的時候,是沒有心理準備的。
因為,本來只想找舒伯特的音樂,聽到此曲,真是想
不到。

因為,其他版本,通常都很富戲劇性的。大約是威
爾弟寫慣了歌劇,這《安魂曲》裡面,戲劇成份是很
重的。時常有很激烈的起伏。要想在裡面找到像莫扎
特所給你的心靈享受,並不容易。

只有Giulini 例外。第一次,從中間開始欣賞(因為
曲子被分為兩半灌錄),幾乎認不得。旋律有陌生的感
覺。當時心裡還想,這是甚麼曲子,這樣入心。

是的,這是一首入心的曲子。Giulini 並沒有取消
當中的戲劇成份。曲折的張力,仍然存在。只是當中
很多地方,令人的肝腸都有感覺。

這CD 聽了幾天。忽然遭遇了喪親之痛。家
中一位九十幾歲的長者辭世。心情沈重之極。又因為
仍要寫稿,就一邊寫一邊聽。這就是日昨寫成的 「死
是甚麼」一篇小文。相同的一首曲子,此刻聽來,句
句入耳入心。感覺全然不同。好像是另一個層面裡的
作品了。

 或者,音樂欣賞是雙方面的事。演奏者在那面,聆
聽者在這面,兩方面感覺相同,忽然,就有了非常
奇怪的共鳴。

 那麼,是不是一定要歷了死人塌樓,才能投入呢?

 希望不是的。但是,喜怒哀樂是人生不可逃避過程,
曾經體會的人,一定是另有見地的。未曾得見,又怎
會知道,生命的另一面是這種模樣?那是一百本教科
書都說不完的道理呢。












P.S. 李察意念服務
Tel 2559-4690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10.5. 香港時間: 8:30 pm)
(明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