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人需要音樂?
…………………………………………………*李察
(問到底 No.7258 2008 1228 Sunday)
*星期天籟*
謝謝一位讀者寄來一則剪報,原刊在「經濟學
人」上的一篇文章。題目就是:為甚麼人會對音
樂反應。
http://www.economist.com/printedition/PrinterFriendly.cfm?story_id=12795510
但這位作者,以為世上只有一種流行音樂。而且,
他以為所有的流行音樂,主題都是和人的性愛相
關。
但這仍是有所啟發的文章。
李察相信,人的音樂感覺,就是人在視聽嗅味之
外的另一種人的潛在能力。而這種潛在能力,不
止跟人的繁殖能力相關,更和人的一切活動相關。
所以,你在寫作的時候聽音樂,創意更好。你在
打太極的時候聽音樂,動作更調和。你在快樂的
時候聽音樂,會更快樂。你在悲傷的時候聽音樂
,會令你的內在呼聲,更加明朗。
當你被迫做一些無意義動作時,音樂能令動作更
加持久。李察幼時,常被命為長者搥骨。但這動
作是很累的。不幾分鐘就會累得不想幹。這時,
不妨當搥骨作打鼓。如果你在鼓聲中更加加上歌
聲,則這一次的搥骨,支持一小時以上,都不會
累的。
這是甚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人的內裡,有一種無明的節奏。當這
種節奏運作暢順的時候,人的能力會適當增加。
外來的音樂,特別是天才的好音樂,能為為你調
節自己的內在節奏。相反,如果你聽的是劣質音
樂,就會把自己的良好節奏弄糟了。
所以,巴哈和莫扎特,永遠都是首選。
(不妨試試,閱讀本文同時,點擊上期的月光曲來聽,
看看在音樂之中閱讀,是不是更入心。)
P.S. 李察意念服務
Tel 2559-4690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12.28. 香港時間: 11:30 pm)
(明天問題:?)
Saturday, December 27, 2008
Sunday, December 21, 2008
甚麼是「進入點」?
甚麼是「進入點」?
…………………………………………………*李察
(問到底 No.7251 2008 1221 Sunday)
*星期天籟*
*Beethoven
Diabelli Variations
No.26
*Alfred Brendel, Piano
未必是所有的音樂都有所謂「進入點」的。
許多音樂,例如李察史特勞斯的華爾滋,你一
聽便覺得動聽悅耳,完全沒有進入不進入的問
題。另外有的音樂,初聽覺得好像沒有甚麼,
但忽然找到了進入點,便能完全投入。
而這樣的進入點,是人人不同,曲曲不同
的。唯一要求,可能是需要聽者本人有一定的
心理負荷。他本來己是有體會的。他的心,是
有loading的。
當欣賞者的心和音樂家的心有所共鳴時,不
但只會覺得音樂悅耳非凡,更覺得此刻是非常
寶貴,到最高潮處,簡直會覺得,這一秒鐘的
感受,千金不易。
以上貝多芬的鋼琴曲,由一系列的短曲組
成。最初聽不覺得甚麼。到了第二十五首,是
很輕快而低沈的。但忽然間氣氛全變。第二十
六首是異常清脆,異常明朗的感覺。你會忽然
察覺,這裡面是另有內容的。這一種「內容」,
會吸引你一再反覆聆聽,流連不去。
李察聽過最激烈的進入點是莫扎特的安魂
曲。許久前寫過的。那是一開頭數小節就已經
出現的銅管伸縮號處的聲音。那一次是李察
忽然失去父親不久的日子。這一下聲響,把人
震得失魂落魄。奇怪是這一種感覺,只出現過
幾次。以後再聽,沒有了那種感覺。
而作一個演奏家的難處也許就在這裡。
作曲家是沒有問題的。他的作品已經完成,能
否進入,與他無干。但演奏家不同。演奏家必
須每次都能引領聽眾進入。因為,如果有一次
你的感覺空了,聽眾即時知道。相信,所有
一流演奏家都是戰戰兢兢的。他必須每一次
都能放盡。而不是每位演奏家都願意這樣做
的。因為,徹底的投入,是需要異常劇烈的
心理能量的。大約比一場激烈的球賽更劇烈。
多數人不會願意這樣做的呢。
,
所以,許多演奏家都是異常寂寞的。他
每天的全部時間都自我禁閉, 沒有聽眾,
沒有朋友。只等到了演奏的那一刻,他的
感覺才傾盤而出。不是許多人能夠忍受
這種鍛鍊的呢。但有人願意。大約,當
他找到了進入點的一刻, 就一切都完全滿
足了。
P.S. 李察意念服務
Tel 2559-4690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12.21 香港時間:11:30pm)
(明天問題:?)
…………………………………………………*李察
(問到底 No.7251 2008 1221 Sunday)
*星期天籟*
*Beethoven
Diabelli Variations
No.26
*Alfred Brendel, Piano
未必是所有的音樂都有所謂「進入點」的。
許多音樂,例如李察史特勞斯的華爾滋,你一
聽便覺得動聽悅耳,完全沒有進入不進入的問
題。另外有的音樂,初聽覺得好像沒有甚麼,
但忽然找到了進入點,便能完全投入。
而這樣的進入點,是人人不同,曲曲不同
的。唯一要求,可能是需要聽者本人有一定的
心理負荷。他本來己是有體會的。他的心,是
有loading的。
當欣賞者的心和音樂家的心有所共鳴時,不
但只會覺得音樂悅耳非凡,更覺得此刻是非常
寶貴,到最高潮處,簡直會覺得,這一秒鐘的
感受,千金不易。
以上貝多芬的鋼琴曲,由一系列的短曲組
成。最初聽不覺得甚麼。到了第二十五首,是
很輕快而低沈的。但忽然間氣氛全變。第二十
六首是異常清脆,異常明朗的感覺。你會忽然
察覺,這裡面是另有內容的。這一種「內容」,
會吸引你一再反覆聆聽,流連不去。
李察聽過最激烈的進入點是莫扎特的安魂
曲。許久前寫過的。那是一開頭數小節就已經
出現的銅管伸縮號處的聲音。那一次是李察
忽然失去父親不久的日子。這一下聲響,把人
震得失魂落魄。奇怪是這一種感覺,只出現過
幾次。以後再聽,沒有了那種感覺。
而作一個演奏家的難處也許就在這裡。
作曲家是沒有問題的。他的作品已經完成,能
否進入,與他無干。但演奏家不同。演奏家必
須每次都能引領聽眾進入。因為,如果有一次
你的感覺空了,聽眾即時知道。相信,所有
一流演奏家都是戰戰兢兢的。他必須每一次
都能放盡。而不是每位演奏家都願意這樣做
的。因為,徹底的投入,是需要異常劇烈的
心理能量的。大約比一場激烈的球賽更劇烈。
多數人不會願意這樣做的呢。
,
所以,許多演奏家都是異常寂寞的。他
每天的全部時間都自我禁閉, 沒有聽眾,
沒有朋友。只等到了演奏的那一刻,他的
感覺才傾盤而出。不是許多人能夠忍受
這種鍛鍊的呢。但有人願意。大約,當
他找到了進入點的一刻, 就一切都完全滿
足了。
P.S. 李察意念服務
Tel 2559-4690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12.21 香港時間:11:30pm)
(明天問題:?)
Saturday, December 13, 2008
誰的月光曲最精彩?
Alfred Brendel 彈奏月光曲 第一樂章
http://hk.youtube.com/watch?v=51ssHG0MtQg
Alfred Brendel 彈奏月光曲 第三樂章
誰的月光曲最精彩?
…………………………………………………*李察
(問到底 No.7244 2008 1214 Sunday)
以上的錄音, 相信是全世界最好。
或者,今日的人都是幸運的。不用付出分毫,
便可以出席最好的音樂會。月光曲的錄音,此
刻,尚欠第二樂章而己。而第二樂章是相對比
較短的。只有兩分多鐘,有點好像過場。讓你
進入第三樂章的澎湃世界之前,有點心理準備。
但是,現在是youtube, 你要用滑鼠再點一次,
這樣,你的心理準備也很充份了。月色裡的大
海洋,你己經穿好救生衣,可以一躍進去了。
問題是,不是人人可能進入那一種境界。就算是
同一個人,昨日你進去了,今日又如在門外。再
找不回昨天的那種感覺。
這是非常奇妙的。李察相信,任何一個企圖學
習Brendel 的青年音樂家,這種程序也是必須
的。你必須能夠進去。你必須明確知道,那一
個是進入點。如果連聽都聽不到,那就是休想
彈好此曲了。
又如果有極好的青年鋼琴家,感情充沛,比貝多
芬更甚。在第一樂那連串的和弦之中,忽然心血
來潮,加進臨時發揮的自創樂句。把境界更加帶
上一個層次。是不是可能呢?當然是可能的。因為
莫扎特隨時可能再次降臨人世,再活一次的呢。
到時有好戲看了。
又再如,更加有極好的小提琴家,把曲中那些含
蓄的琴音,一下一下好像慢慢放出來的金鈴子,
都變為纏綿的、連續的弦絲,品味又將如何?自
然,這不可能是小提琴的獨奏曲,須是提琴與鋼
琴的二種奏了,不妨一試呢。雖然,貝多芬本人第
一個就會不贊成。但誠意能夠感天動地,貝多芬
也會動容的,何妨我們觀眾呢?
P.S. 李察意念服務
Tel 2559-4690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12.14. 香港時間: 6:30pm)
(明天問題:?)
http://hk.youtube.com/watch?v=51ssHG0MtQg
Alfred Brendel 彈奏月光曲 第三樂章
誰的月光曲最精彩?
…………………………………………………*李察
(問到底 No.7244 2008 1214 Sunday)
以上的錄音, 相信是全世界最好。
或者,今日的人都是幸運的。不用付出分毫,
便可以出席最好的音樂會。月光曲的錄音,此
刻,尚欠第二樂章而己。而第二樂章是相對比
較短的。只有兩分多鐘,有點好像過場。讓你
進入第三樂章的澎湃世界之前,有點心理準備。
但是,現在是youtube, 你要用滑鼠再點一次,
這樣,你的心理準備也很充份了。月色裡的大
海洋,你己經穿好救生衣,可以一躍進去了。
問題是,不是人人可能進入那一種境界。就算是
同一個人,昨日你進去了,今日又如在門外。再
找不回昨天的那種感覺。
這是非常奇妙的。李察相信,任何一個企圖學
習Brendel 的青年音樂家,這種程序也是必須
的。你必須能夠進去。你必須明確知道,那一
個是進入點。如果連聽都聽不到,那就是休想
彈好此曲了。
又如果有極好的青年鋼琴家,感情充沛,比貝多
芬更甚。在第一樂那連串的和弦之中,忽然心血
來潮,加進臨時發揮的自創樂句。把境界更加帶
上一個層次。是不是可能呢?當然是可能的。因為
莫扎特隨時可能再次降臨人世,再活一次的呢。
到時有好戲看了。
又再如,更加有極好的小提琴家,把曲中那些含
蓄的琴音,一下一下好像慢慢放出來的金鈴子,
都變為纏綿的、連續的弦絲,品味又將如何?自
然,這不可能是小提琴的獨奏曲,須是提琴與鋼
琴的二種奏了,不妨一試呢。雖然,貝多芬本人第
一個就會不贊成。但誠意能夠感天動地,貝多芬
也會動容的,何妨我們觀眾呢?
P.S. 李察意念服務
Tel 2559-4690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12.14. 香港時間: 6:30pm)
(明天問題:?)
Sunday, December 7, 2008
「月光曲」裡,可有哭聲?
「月光曲」裡,可有哭聲?
…………………………………………………*李察
(問到底 No.7237 2008 1207 Sunday)
世界上,有太多人不了解貝多芬。直到今天,還
有人拍「貝多芬傳」電影,把他描述為一個心理變態
的孤僻者。
難道是真的這樣難嗎?要了解一個人,不能直接
從他的作品去了解?是必要旁敲側擊,從外在的範圍
去看他?
大約這是難免的。自從有人類以來,就會有的人,
只看見外表,無法看見內裡的。
第一樂章 Adagio sostenuto,表面看,只有兩
部份。一部份是很簡單的和弦,另一部份是主旋律。
不懂彈琴的人,幾乎以為自己也識彈。可是,如果你
靜心追著那和弦去聽,你會察覺,原來月光之中,也
有起伏的。而這裡僅僅是第一樂章,是持續的緩慢。
如果你以為,那僅僅是優雅,那僅僅是閒逸,那就錯
過了,你會錯過了月影中傳來的哭聲。
忽然,緩慢中的起伏增加了,這才是逼真的月亮。
那裡面,表面是平靜,內裡,全是人生最冷的風霜。
看,月色多麼平靜,月色好像一條小河,慢慢流淌。
細心看去,那河水是動的。是不能止息的,河水裡面,
原來是有血的。那是心血在流。你忽然感覺無法呼吸。
這是生命的顫抖呢。你很想小心一些摸一下。那是熱
辣辣的赤裸心肌,在跳呢。你敢摸嗎?小河一下子變
了激流,你也不會知道。這樣的血色,你可曾感懾得
到?
如果你也能感覺,大約,你的琴藝也能直接逼近
布倫迪了。世界上,目前,只有Alfred Brendel 這
個人,能夠把月亮的哭聲彈出來。
有心人啊,你會忽然憟動嗎?
但是,請放心。他不會讓你太過悲哀的。
他不讓你停,他用第二樂章掩飾過去了。第二樂
章是輕快活潑的Allegretto ,是很短很短的一段小
小過場,只有兩分鐘。跟著,第三樂章突然出現,明
顯的波濤正式衝進來了。第三樂章是 Presto
agitato。找來字典一查,這agitato 有一種煽動的
意思。是非常急速,是煽動的催迫。
問題是,貝多芬企圖煽動我們往何處去?他催迫
我們往何處去?
李察相信,寫作「月光曲」的貝多芬,應該是青
年貝多芬。此時,他的世界觀尚未成熟,他未必知道,
要去那裡。他只是盡情發洩,他只是把生命中的青春
動力顯露出來。李察也相信,在這種煽動裡,貝多芬
自己也未必想到,要有一種明確的答案。雖然,當中
的悲劇意味,他一早已經非常清楚。
第三樂章稍長,大約七分鐘多一些。那好比一窩
熱湯。浸進去的人,浸了七分鐘,也熱得心跳了。儘
管,貝多芬也沒有告訴你,是要沸騰些甚麼。雖然,
浸浴了這許久,你也身心舒暢了。
附錄:
問到底 no.851 * 李 察 *
貝多芬為甚麼聾耳?
是誰讓他聾耳的?
看羅曼羅蘭貝多芬傳的人,多生感喟。他
指揮樂隊, 可是樂隊全不明白他。只是一團糟。
有人寫字條叫他回家休息。惡疾折磨他。還有貧窮
也折磨他。他死前不名一文。他靠賣樂譜為生,比
賣畫更悲慘十倍。死前不久,收到倫敦愛樂協會寄
來一百鎊的支票。歡喜得嚎啕大哭。還有愛情更折
磨他。聽過月光曲的人,怎能想像,他是如此一個
愛情的失敗者!他可能還有唯一一個親人,他沒有
結婚,只養一個侄兒。病重,叫侄兒去請醫生,侄
兒是賭徒,去了兩天,竟忘記了。
大約最好的編劇,也編不出他的故事。何
以偏偏要讓他患耳病?實在太過諷刺。為甚麼不是
其他病?誰在編劇?
可是貝多芬是貝多芬。他從來沒有投降過。
他死不瞑目。是一個陌生人,替他蓋上眼瞼的。他
的遺書上說,「噢! 神明!什麼時候我再能在自
然與人類的廟堂中感覺到歡樂?‧‧‧‧永遠不?
‧‧‧‧不?‧‧‧‧噢! 這太殘酷了!」
《月光曲》裡面有甚麼?
問到底 No.5460 2004 0125 Sunday
貝多芬在生之時,從未聽過有《月光曲》這
一個名詞。他寫的只是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
作品第二十七首之二。這名詞,是他死後五年
一個詩人Ludwig Rellstab 說的。他說,曲中景
象,就像是在月色之下泛舟的情景。
但這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當一個人的心景最寧靜的時候,
會聽到些甚麼。當是之時,心會怎樣跳,內在
節奏會怎樣起伏。
迄今李察聽過最好的演繹是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像是十分簡單的和弦,幾乎人人會
彈。而曲調就藏在和弦的後面。或者是只有他
才知道,那幾組和弦,比曲調本身更重要。安
寧的內在節奏,就藏在那裡面。下星期日再談
月光中的洶湧波濤。這是值四顆星的好曲。
《月光曲》因何波濤洶湧?
問到底 No.5467 2004 0201 Sunday
月光,也可以使人激動萬分的。月光曲是從
一組連續不斷的簡單和弦開始的。許多演奏
者,都以為那一種和弦只是配角。於是盡量減
低那和弦的音量,又盡量減慢速度。過份自覺
控制,寧靜就失去了。
布隆迪(Alfred Brendel)的演繹是相反的。或
者,他亦根本不理會甚麼主甚麼從,只是感受
得到那種寧靜的起伏,就在那持續不斷的和弦
之中。膽子於是就來了。寧靜就在非常明朗的
音色中顯現了。而這只是第一樂章。如果這章
彈不出,心靈的寧靜平台不穩,以後兩個快速
節奏的樂章,就休想彈得好了。以後的興奮和
喜悅,也不會是真的。一波復一波的心潮,也
不能一浪接一浪的往前衝鋒了。寧靜者最勇
敢,就是貝多芬的教訓。(Philips 464-680-2)
貝多芬是有童年的嗎?
問到底 No.6118 2005 1113 Sunday
這就等如問:貝多芬是不是快樂一樣。不知
道快樂,是可憐的。
貝多芬是有童年的。就猶如他也有愛情,也
有聽覺,甚至有生命一樣。
他的愛情,就在他的「月光曲」裡。不懂欣
賞「月光曲」的人,才是沒有愛情。而他的童
年,就在一首名叫「6 Bagatelles」 Op. 126
的鋼琴曲裡。其中Presto 一段,你會忽然聽
到一串三音符的樂音。那就算是他的童年回想
了。其中,自然是鳥語花香,充滿陽光的。雖
然那是很短的一個片段, 卻是英雄在行進中的
偶然駐足。
而這就是真正的快樂。至於那些在馬將檯上
非常快樂的俗人,所得到的,只不過是假快樂
而已。(Great Pian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Alfred Brendel II, 唱片編號:456-730-2)
誰是貝多芬?
問到底 No.6518 2006 1218 Monday
*周一人物*
拍電影,是很難把貝多芬拍出來的。太忠實,
就必須交待貝多芬一生中的那許多孤僻事件。他
跟兄弟不和,一生交不上女朋友,愈是年老,愈
是孤僻。全不合群,所有的人,當他是怪物,在
背後痛罵他。社會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人。如果
貝多芬今日在世,相信環境完全一樣。
這不是愚人無法接納智者,而只是,世人無
法從內在觀點察看他。全世界,只能看見一個外
在的貝多芬。很多人無法接受他的吵耳交響樂,
連奏鳴曲也不可接受。甚麼熱情奏鳴曲,好像是
失控的電動玩具。充其量只能聽聽月光曲,還只
限於慢板部份。
苦練多年的鋼琴大師,或者會明白多些。因
為,貝多芬好像是永遠捉不著的兔子。他們的手
指跟不上。而那是好的。這會使人猛回頭,要從
內在去了解。內在感應,手指就跟得上了。
但這是絕對困難的。錦衣美食使人眼光收
窄。而真心想飛的人,其實是沒有的。
P.S. 李察意念服務
Tel 2559-4690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12.7. 香港時間: 9:50 pm)
(明天問題:?)
…………………………………………………*李察
(問到底 No.7237 2008 1207 Sunday)
世界上,有太多人不了解貝多芬。直到今天,還
有人拍「貝多芬傳」電影,把他描述為一個心理變態
的孤僻者。
難道是真的這樣難嗎?要了解一個人,不能直接
從他的作品去了解?是必要旁敲側擊,從外在的範圍
去看他?
大約這是難免的。自從有人類以來,就會有的人,
只看見外表,無法看見內裡的。
第一樂章 Adagio sostenuto,表面看,只有兩
部份。一部份是很簡單的和弦,另一部份是主旋律。
不懂彈琴的人,幾乎以為自己也識彈。可是,如果你
靜心追著那和弦去聽,你會察覺,原來月光之中,也
有起伏的。而這裡僅僅是第一樂章,是持續的緩慢。
如果你以為,那僅僅是優雅,那僅僅是閒逸,那就錯
過了,你會錯過了月影中傳來的哭聲。
忽然,緩慢中的起伏增加了,這才是逼真的月亮。
那裡面,表面是平靜,內裡,全是人生最冷的風霜。
看,月色多麼平靜,月色好像一條小河,慢慢流淌。
細心看去,那河水是動的。是不能止息的,河水裡面,
原來是有血的。那是心血在流。你忽然感覺無法呼吸。
這是生命的顫抖呢。你很想小心一些摸一下。那是熱
辣辣的赤裸心肌,在跳呢。你敢摸嗎?小河一下子變
了激流,你也不會知道。這樣的血色,你可曾感懾得
到?
如果你也能感覺,大約,你的琴藝也能直接逼近
布倫迪了。世界上,目前,只有Alfred Brendel 這
個人,能夠把月亮的哭聲彈出來。
有心人啊,你會忽然憟動嗎?
但是,請放心。他不會讓你太過悲哀的。
他不讓你停,他用第二樂章掩飾過去了。第二樂
章是輕快活潑的Allegretto ,是很短很短的一段小
小過場,只有兩分鐘。跟著,第三樂章突然出現,明
顯的波濤正式衝進來了。第三樂章是 Presto
agitato。找來字典一查,這agitato 有一種煽動的
意思。是非常急速,是煽動的催迫。
問題是,貝多芬企圖煽動我們往何處去?他催迫
我們往何處去?
李察相信,寫作「月光曲」的貝多芬,應該是青
年貝多芬。此時,他的世界觀尚未成熟,他未必知道,
要去那裡。他只是盡情發洩,他只是把生命中的青春
動力顯露出來。李察也相信,在這種煽動裡,貝多芬
自己也未必想到,要有一種明確的答案。雖然,當中
的悲劇意味,他一早已經非常清楚。
第三樂章稍長,大約七分鐘多一些。那好比一窩
熱湯。浸進去的人,浸了七分鐘,也熱得心跳了。儘
管,貝多芬也沒有告訴你,是要沸騰些甚麼。雖然,
浸浴了這許久,你也身心舒暢了。
附錄:
問到底 no.851 * 李 察 *
貝多芬為甚麼聾耳?
是誰讓他聾耳的?
看羅曼羅蘭貝多芬傳的人,多生感喟。他
指揮樂隊, 可是樂隊全不明白他。只是一團糟。
有人寫字條叫他回家休息。惡疾折磨他。還有貧窮
也折磨他。他死前不名一文。他靠賣樂譜為生,比
賣畫更悲慘十倍。死前不久,收到倫敦愛樂協會寄
來一百鎊的支票。歡喜得嚎啕大哭。還有愛情更折
磨他。聽過月光曲的人,怎能想像,他是如此一個
愛情的失敗者!他可能還有唯一一個親人,他沒有
結婚,只養一個侄兒。病重,叫侄兒去請醫生,侄
兒是賭徒,去了兩天,竟忘記了。
大約最好的編劇,也編不出他的故事。何
以偏偏要讓他患耳病?實在太過諷刺。為甚麼不是
其他病?誰在編劇?
可是貝多芬是貝多芬。他從來沒有投降過。
他死不瞑目。是一個陌生人,替他蓋上眼瞼的。他
的遺書上說,「噢! 神明!什麼時候我再能在自
然與人類的廟堂中感覺到歡樂?‧‧‧‧永遠不?
‧‧‧‧不?‧‧‧‧噢! 這太殘酷了!」
《月光曲》裡面有甚麼?
問到底 No.5460 2004 0125 Sunday
貝多芬在生之時,從未聽過有《月光曲》這
一個名詞。他寫的只是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
作品第二十七首之二。這名詞,是他死後五年
一個詩人Ludwig Rellstab 說的。他說,曲中景
象,就像是在月色之下泛舟的情景。
但這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當一個人的心景最寧靜的時候,
會聽到些甚麼。當是之時,心會怎樣跳,內在
節奏會怎樣起伏。
迄今李察聽過最好的演繹是布倫德爾(Alfred
Brendel)。像是十分簡單的和弦,幾乎人人會
彈。而曲調就藏在和弦的後面。或者是只有他
才知道,那幾組和弦,比曲調本身更重要。安
寧的內在節奏,就藏在那裡面。下星期日再談
月光中的洶湧波濤。這是值四顆星的好曲。
《月光曲》因何波濤洶湧?
問到底 No.5467 2004 0201 Sunday
月光,也可以使人激動萬分的。月光曲是從
一組連續不斷的簡單和弦開始的。許多演奏
者,都以為那一種和弦只是配角。於是盡量減
低那和弦的音量,又盡量減慢速度。過份自覺
控制,寧靜就失去了。
布隆迪(Alfred Brendel)的演繹是相反的。或
者,他亦根本不理會甚麼主甚麼從,只是感受
得到那種寧靜的起伏,就在那持續不斷的和弦
之中。膽子於是就來了。寧靜就在非常明朗的
音色中顯現了。而這只是第一樂章。如果這章
彈不出,心靈的寧靜平台不穩,以後兩個快速
節奏的樂章,就休想彈得好了。以後的興奮和
喜悅,也不會是真的。一波復一波的心潮,也
不能一浪接一浪的往前衝鋒了。寧靜者最勇
敢,就是貝多芬的教訓。(Philips 464-680-2)
貝多芬是有童年的嗎?
問到底 No.6118 2005 1113 Sunday
這就等如問:貝多芬是不是快樂一樣。不知
道快樂,是可憐的。
貝多芬是有童年的。就猶如他也有愛情,也
有聽覺,甚至有生命一樣。
他的愛情,就在他的「月光曲」裡。不懂欣
賞「月光曲」的人,才是沒有愛情。而他的童
年,就在一首名叫「6 Bagatelles」 Op. 126
的鋼琴曲裡。其中Presto 一段,你會忽然聽
到一串三音符的樂音。那就算是他的童年回想
了。其中,自然是鳥語花香,充滿陽光的。雖
然那是很短的一個片段, 卻是英雄在行進中的
偶然駐足。
而這就是真正的快樂。至於那些在馬將檯上
非常快樂的俗人,所得到的,只不過是假快樂
而已。(Great Pian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Alfred Brendel II, 唱片編號:456-730-2)
誰是貝多芬?
問到底 No.6518 2006 1218 Monday
*周一人物*
拍電影,是很難把貝多芬拍出來的。太忠實,
就必須交待貝多芬一生中的那許多孤僻事件。他
跟兄弟不和,一生交不上女朋友,愈是年老,愈
是孤僻。全不合群,所有的人,當他是怪物,在
背後痛罵他。社會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人。如果
貝多芬今日在世,相信環境完全一樣。
這不是愚人無法接納智者,而只是,世人無
法從內在觀點察看他。全世界,只能看見一個外
在的貝多芬。很多人無法接受他的吵耳交響樂,
連奏鳴曲也不可接受。甚麼熱情奏鳴曲,好像是
失控的電動玩具。充其量只能聽聽月光曲,還只
限於慢板部份。
苦練多年的鋼琴大師,或者會明白多些。因
為,貝多芬好像是永遠捉不著的兔子。他們的手
指跟不上。而那是好的。這會使人猛回頭,要從
內在去了解。內在感應,手指就跟得上了。
但這是絕對困難的。錦衣美食使人眼光收
窄。而真心想飛的人,其實是沒有的。
P.S. 李察意念服務
Tel 2559-4690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12.7. 香港時間: 9:50 pm)
(明天問題:?)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