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是從那裡來的?
…………………………………………………*李察
(問到底 No.7488 2009 0816 Sunday)
在比較博特(Nicolas Porte)和其他演出者,例
如巴伐洛蒂,杜鳴高,Kiri de Tanaka 還有 Andrea
Bocella 諸人時,心中不禁湧現一個問題:到底這種
觸動的感覺,因何這樣難得。為何這些名家無法達到
的境界,兩個小男孩,輕易便達到了?博特也曾訓練
另外的女孩子去唱相同的卡仙尼(卡契尼)聖母頌,
效果相同,甚至是更好。
相同的觸動感覺,李察曾經試過多次。有時是在Alfred Brendel
身上,有時是在李雲迪身上,有時是在托斯卡尼尼身上。
共有三種要素,使這種觸動的感覺,得以成立。
第一自然是作曲家。沒有貝多芬,便沒有Brendel。這是當然的。
第二是演奏家。許多人可以演奏貝多芬,但只有很少人獲得那種
感覺,重現出來。
第三是你自己。欣賞者也必須要在狀態之中,才能有所感覺。一場
音樂會,裡面有千百人欣賞。但能夠真正投人,得到感覺的,肯定
不會多。知己難求,知音難得,這是真的。
但是,如果你請這三種人來開會,你問他們,到底這種觸動的感
感,到底這種所謂「境界」的「境界」,是從何處來?
答案如果可以在一篇短短的文章裡面獲得,那麼,那許多音樂
學院,那許多偉大的哲學教授,也不用費心了。
因為,答案並不在文章的長短,長長的博士論文,裡面也可能
空空如也,並無答案。
李察相信,答案在於一種界線。只要穿過了這界線,就可能進入
那高峰的殿堂,跟貝多芬,跟莫扎特,跟 Brendel,跟李雲迪,
跟博特,暢談一番了。
或問:界線是甚麼?
界線就是「忘我」兩字。這是最難最難的,也是最易最易的呢。
李察顧問服務
查詢電話 2559-4690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9.8.14 香港時間:午夜過後)
(明天問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