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25, 2008




托斯卡尼尼是否太快?

-
托斯卡尼尼是否太快?
*李察
(問到底 No.7105 2008 0727 Sunday)


*星期天籟*


   所謂「快」,只是一種表面感覺。李察曾經非
常喜歡卡拉揚的演繹。卡拉揚指揮的貝多芬第九,李
察多次聆聽。也曾經十分地感動過。但如今有機會聽
到托斯卡尼尼的演繹,幾乎立刻就有感覺,覺得卡拉
揚是低一層次的。


卡拉揚的第一二三樂章,都異常緩慢。或者,也
不能說他慢。他只是「仔細」。他把每一處轉折,都
交待得非常清楚。


  但是,托斯卡尼尼要的不是「交待」。他要的是
完整感覺。他不是帶你遊花園的導遊。每一處亭檯曲
徑,都細心一一解釋。他只是拼盡全力,把那一股「氣」
迫出來。因為,他期待的不是一群無知遊客,而是一
位知音。知音人能夠跟隨他,從地面上去天國。


第一樂章,是地球人的整體感受。看,我在地球
上生活,就是個樣子。總是來去匆匆。看,人生裡面
的山山水水,高地平湖,都無非這樣。他是無心停滯
的。因為,他有更加重要的使命。是的,那一種使命
的感覺,在第一樂章已經十分明顯。他不是平凡的一
個普通人。他的心裡,帶有一種異常活躍的跳動。雖
然,他不知道,他的心要跳去那裡。這一種跳動,唯
有托斯卡尼尼可以表達出來。他注定了不是平庸之
輩,他注定了要飛航遠方。


他降落何方?第二樂章,他忽然降落到一個囂囂
攘攘的吵鬧之中。是何種類型的吵鬧?此起彼伏,你
們在吵甚麼?這裡是一個火頭,那裡是一個火頭。不
同的爆發,東南西北同時出現。你總是停不了。有各
種樣聲音。你說一套,他又說一套。各種理論紛陳,
各種戲劇呈現。他的這一段諧謔曲,是一切諧謔曲的
經典。好像很亂,其實一點不亂。每一宗卷,都要理
由。每一案件,都有交待。雖然,這一切你無須理會,
你無須在這紛繁的人世中,企圖得到甚麼答案。因為,
這一切的囂囂,馬上就要結束。


你總是有喘氣時刻的。


這時刻,就是讓那四位歌唱家出場的時刻了。因
為,第二樂章已經完結,是歌唱家出聲的預備期了。


第三樂章,不是叫做「慢板」的嗎 ?不是應該
慢慢來,逐步舖陳嗎?


不,你錯了。


這一種之慢,只是弓箭手慢慢的把箭搭在弦上。
箭在弦上,他在慢慢的瞄準。他在慢慢的調整角度和
方向。你忽然之間駭然。因為,他對正的,可能就是
「你」。你以為你已經死去,你以為你已經無路可逃。
忽然一聲爆響,他只是要請你聆聽一首詩。是席勒的
無上傑作,只是一首「詩」。


  啊,要怎麼樣的一位男高音,要怎麼樣的一把嗓
子,才能唱得出來!


這一個地方,有志學習指揮的年青人,大開眼界。
你會知道,甚麼才是叫做是「慢板」。那絕對不是把拍
子機的速度調慢了。而是有一種壓迫在後面,叫做是「張
力」的一種東西。風雨欲來,萬籟無聲,寧靜等待。有一
件事,即將要發生,立即會發生。這件事,人人注視,全
世界期待、、、、、
       *****


(更正啟事:上周提到,托斯卡尼尼在謝幕時拉出來的害
羞大男孩,不是那位男高音,而是合唱團的領班Robert
Shaw。兩人面貌略似,是李察錯得離譜。因為,那時,男
高音明明尚在台上,那會走到後台了?托斯卡尼尼在未向
觀眾鞠躬之前,拉出來合唱領班,明顯表示,合唱團唱得
好,是Robert Shaw 的大功勞。至於那位盯著托斯卡尼
尼大唱的女士,也未必就是Anne McKnight, 而是另一位
Mezzo-soprano Jane Hobson,但這是尚待確証的。互聯
網上,名叫Jane Hobson的女孩子,有無數之多。這許多
可愛花朵之中,那一朵才是「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7.24. 香港時間: 3:00 pm)
(明天問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