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31, 2008




音樂能否分辨正邪?

-

音樂能否分辨正邪?
…………………………………………………*李察
(問到底 No.7140 2008 0831 Sunday)


文字作品很容易分辨。戲劇和電影,也不太難。
因為,內容通常都是可知的。但問題是純音樂的作品,
能夠看出音樂家的意圖嗎?


能夠從一串串的音符裡,感覺得到音樂家的內心
嗎?


二次大戰期間的納粹軍歌,今日己經不容易聽得
到。據說,希特拉最喜歡在群眾動員的場合,用大播
音器播放軍歌。待到聽眾聽得熱血沸騰,願意無條件
為國捐軀,他才開口演講。


問題只是:如果也有一個慈善家,也召開相同的
大會,也播放同樣的軍歌,只不過號召的是拯救非洲
的災民,這時候,相同的音樂,會有相同的效果嗎?
這需要實驗才知道。


希特拉除了播放軍歌之外,也喜歡播放華格納的
雄壯樂曲。到底華格納的音樂,是好不好的呢?


這又是另一個大問題。 華格納的歌劇,尚是可能
分別的。歌劇有內容,有主題。喜歡不喜歡,見仁見
智。但是,能不能夠在華格納的純音樂裡,感覺得到
邪氣呢?


李察最近聽了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素定(Tristan
und Isolde),指揮是正氣的Karl Bohm。


Karl Bohm的誠意,是無可懷疑的。問題只是華
格納本身。這首曲子,好不好呢?


第一場的序曲,是沒有歌詞的。只是純粹的旋律。
第一次聽,感覺是有點造作。華格納喜歡在激情,或
感人時刻略事誇張。這是很微妙的界線。你怎能看出,
這一句與那一句,原來的面目怎樣?到底華格納誇張
了多少?這只能是直覺的口味問題,是不可辯論,也
提不出任何証據的。相同的一首序曲,如果再多聽幾
次,這種感覺便自動消失,只餘下悅耳的感覺了。雖
然,悅耳是一回事,能不能投入,又是另一回事。


這是一個大問題。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發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8.31 香港時間: 8:30 pm)
(明天問題:?)

Sunday, August 24, 2008




舒伯特的難題何在?
「舒伯特專題」

舒伯特的難題何在?
…………………………………………………*李察
(問到底 No.7133 2008 0824 Sunday)
*星期天籟*


為了組合一個「舒伯特專題」,把年來提過舒伯
特的小文章集合起來,這才發覺,表面上以為很了解
的舒伯特,其實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不能釋然的只是他的特殊命運,和他對抗命運的
特殊方法。李察相信,所有他的「方法」,其實已經
完全寫好在他的作品裡了。問題只是,誰能在他的作
品裡,掘出真金。


  這一個專題裡,提到他的貧窮、他的特殊命運、
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他的奮鬥、他的梅毒、他的火花、
他的愛情、他的Ava Maria、他的鱒魚、、、 


李察幾乎是迫不及待,想將他的全部作品都找來,
再聽一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8.24 香港時間: 7:30 pm)





★★★★★★★★★★★★★★★★★★
問到底 no.678 .李察.~m
為甚麼舒伯特寧為乞丐?


舒伯特的生命是非常窮困的。只三十一歲就死了。
他窮得連買五線譜的錢也沒有,只胡亂用其他紙張,自己
畫線。沒有鋼琴,作完曲,須跑到朋友家裡去試奏。


他的父親,一直反對他走音樂道路。當時的人,弄音
樂的都多半窮愁潦倒。能夠成名的,百中無一。但他還是
毅然決定了。他終於決心,寧作乞丐,也要從事音樂。


他失戀,也是因為錢。對方是伯爵的女兒,門戶不登
對,結果被拆散了。女友待到二十多年後才另嫁,仍珍藏
他的手稿。


舒伯特自己曾說,「越是處在深沈的痛苦中,我所寫
出的作品,越能受到世人賞識。」


不錯世人的確賞識他,但可惜太遲了。他在世之日,
嘗盡痛苦。難怪他年紀輕輕,便寫得出如許深刻的傑作
。他的作品,如聖母頌,菩提樹,搖籃曲,魔王.....數
之不盡的名曲,算是上下的天才送給下界凡人的禮物了。



★★★★★★★★★★★★★★★★★★
問到底 no.quest685 .李察.~m
舒伯特有何特殊命運?


舒伯特的第一個命運是他的天才。他幼時學習音樂,
每個教授他的人,都很快便覺得自己江郎才盡,學問已經
全部被他學會了。他的作曲天才,有如背誦,都是一氣呵
成。


他的第二個命運是窮困。沒錢吃飯,沒錢買譜紙,沒
錢結婚,青梅竹馬的女友,等待三年,只好失望嫁給一個
麵包師。他的窮困,原因是他不肯放棄自己的天才。如果
他肯安安份份,聽父親的勸告,去做一個小學教師,他一
定不會如此困乏。


他的第三個命運是天才沒有人能賞識。普通人不能賞
識不奇怪。連哥德,貝多芬那樣的大行家,也不賞識。他
把樂譜寄給哥德,連信也不回。到哥德發現他的歌曲天才
創作時,他已不在人世。貝多芬最初也不賞識,後來貝多
芬終於覺察他的天才,要和舒伯特見面。但這時貝多芬已
在垂危,連話也說不出,只能揮動手指比劃。


以上資料,參看台灣世一書局「舒伯特」一書。



★★★★★★★★★★★★★★★★★★
問到底 no. 1275 * 李察 *
十七歲的舒伯特,如何描寫成人世界?


在眾多天才之中,以舒伯特最為年輕。莫扎特三十五
歲才死,但他卻是三十一歲,已經告別人世。


他作曲非常早。十七歲所作的曲子,已經充滿人世的
滄桑。他最擅長是所謂「藝術歌曲」(Leid),他曲中,充
滿情感,能夠把人世的痛苦,描述得極之逼真動人。他其
實從未嘗過「大人」的生命經歷。但他的筆下,卻對真實
人生,有極深的了解。他只不過是來到這世上,作了一次
短暫的旅程而己。他的創作歷程,前後十五年左右,
但產量驚人,竟有六百首之多。那是普通的人,四五十
年才能有的產量了。


「冬遊」是他自稱最好的一組曲子,一開頭,便教人
低迴不已:


「有如異鄉人搬到這裡,
^^^^^^^^^^^^^^^^^^
有如異鄉人遷離這梩。.......」
^^^^^^^^^^^^^^^^^^


★★★★★★★★★★★★★★★★★★
為甚麼奮鬥者不會輸?
no. 2459


奮鬥者是不會輸的。這並非李察發明的道理。古
今無數奮鬥者都沒有輸的感覺。因為,失敗是個人
的行為,而真的奮鬥者,可能只是追求某種興趣,
或某種求知慾、正義之類,得失已經超出個人了。
例如梵谷。他有自己的繪畫天地,雖到死貧困,但
絕非失敗。哥白尼也只是對天文學產生興趣而已。



俗世常以為成敗得失是一個人的事。但跑到另一
角度看,就會不同。舒伯特在音樂世界裡,地位崇
高之極。但生前卻幾乎沒有人賞識,死時十分貧困
。他自己本人,可能曾經大痛苦或者大快樂。但未
可算是輸。


因為,他做多做少,也是自己做出來的。與賭徒
之輸,有基本不同。賭是把成敗交由他人決定,自
己不去「做」,所有才有輸的感覺。



★★★★★★★★★★★★★★★★★★
問到底 no.2490 * 李察 *
舒伯特有沒有患梅毒?


也許,在他悽慘的三十一年生命之中,確曾有過
一個年老妓女,曾經給他安慰。這又怎麼樣?


也像貝多芬一樣。各派傳記作者極力爭辯,到底
貝多芬有沒有梅毒。但,有又怎麼樣?沒有,又怎
麼樣?有與沒有,絕對無損高貴的靈魂。


舒伯特的生平極感人。有傳說他的女朋友等了他
三年,沒錢結婚,只好嫁給一個麵包師。這位麵包
師,可能比舒伯特富裕得多。但這位女子能否真正
了解舒伯特?李察相信,如果她能夠稍為了解,就
一定寧願跟舒伯特私奔了。愛才是永恆的。


舒伯特在極短的生命之中,作品有一千二百首。
但生前發表的極少。遺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李
察聽到,感動非常。只是想到:為甚麼人之間的溝
通,竟會如此困難?原因何在?有何種障礙?



★★★★★★★★★★★★★★★★★★
問到底 no.2498 * 李察 *
火花是可以代替的嗎?


在少數人身上,有這種火花。最近,李察看過兩
個人的資料。一個是舒伯特,另外一個是約翰連儂
。這兩個人,生活似乎是有天壤之別。約翰死後,
留下天文數字的資產,還有美麗可愛的兒子。而舒
伯特是非常貧困地死去的。他死前最光榮的事,只
是能夠為貝多芬扶靈。貝多芬最後一刻,才「發現
」舒伯特的天才。可惜,舒伯特也不能久享貝多芬
的提拔。三十一歲,已經告別人世。而約翰連儂是
四十歲。兩人都曾經併發大量火花。


火花不能憑數量計算,更不能用俗世的錢財量度
。不能用舞台技術,化裝技巧,宣傳,或人為吹捧
製造。誰能把天才的光彩再現?


火花出現之後,槍彈也不能掩滅。只能讓這生命
之火燒得更旺。約翰連儂被暗殺,証明了這一點。


★★★★★★★★★★★★★★★★★★
問到底 no.2504 * 李察 *
上天賜給舒伯特甚麼?


上天賜他的資源是「貧困」。很難想像,貧困本
身,也是一種非常寶貴的資源。因為,貧困本身,
是一種非常可貴的助燃劑。就好像是氧氣那樣。你
以為那是最不想要的東西,其實,當你發揮天才的
一刻,你會特別需要助燃的爆炸迫力。


舒伯特貧困,連買譜紙的錢亦沒有,更沒有錢去
買名貴的鋼琴,貧困迫得他痛苦非凡,更迫使他天
才大露,盡情燃燒。此一原理,孟子早已經說過。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此外舒伯特尚有另一項寶貴資源。他有一批文藝
界朋友。其中有寫歌詞的作家 Franz Grillparzer,
更有聲樂歌唱家 Johann Michael Vogl。這批人和
他同聲同氣,發出天籟樂音,同時代的大眾全不知
道。值得可憐同情者,是那一批無知大眾。


★★★★★★★★★★★★★★★★★★
時代是怎樣變化的?
問到底 No.2699 tear 960618


啟發李察思索此問題的,是三位音樂家。一位是韋華
弟,另一位是舒伯特,第三位是馬勒。此三人,都是生
前極不受欣賞,死後才大受賞識。除了音樂之外,美術
方面的例子,可能更多。


時代是怎樣變的?為甚麼只幾十年,人們的眼光,便
完全不同?今日,家喻戶嘵的舒伯特,他的聖母頌,他
的鱒魚,菩提樹,搖籃曲,....連孩童亦能賞識,為甚
麼從前的人不能?時代怎樣改變了一代人的腦?



★★★★★★★★★★★★★★★★★★
梅毒怎樣害死舒伯特?
問到底 No.2747 960805


香港電台第四台在九六年八月六日,播出
梁寶耳的書評 「John O'shea: Music &
Medicine」。此書作者搜尋大量資料,披露了例如
舒伯特,貝多芬,舒曼等人治病的歷程。


特別舒伯特。他個性真誠善良,音樂天份極高,
卻從沒有舒展才華的機會。李察提過,當時的人,
包括歌德,貝多芬等人在內,並未認識和接納他的
才華。他送給歌德的稿子,被原封退還。他二十幾
歲時因為嫖妓而患上梅毒,之後,更加感到內疚,
羞恥,後悔。他全身出疹,頭髮脫落。性格更內向
,亦避免和朋友接觸,戴假髮,內心痛苦異常。


那時的梅毒,就有如今日的愛滋。是病人之錯,
還是社會之錯?李察一向認為,歌德退還舒伯特的
稿子,是歌德的污點。時代的先進人物,時代往往
不識接納。要內疚的,其實是當時的歐洲大眾。



★★★★★★★★★★★★★★★★★★
愛情是怎樣發生的?
問到底 No.3278 980120



例子是舒伯特的愛情故事。


根據日本音樂之友社的一本
書,「音樂與女性」(邵義強編
譯),那是發生在一個秋日的小
教堂之中的。其中的氣氛,可
能略經營造,但並不妨事。


那日,舒伯特的心情極好。
因為教堂即將演奏他所創作的
「彌撒曲」。教堂外面的地上
,有一圈細碎的淡紫色光芒。
那是陽光打在教堂的顏色玻璃
上映下來的。舒伯特輕快地走
過,還小心地避開腳步,沒有
踩到這花束似的光芒。


愛情就是發生在這種環境之
中。也許,在他看到那位十七
歲的清純少女之前,某種愛意
已經萌發了。少女是合唱團的
女高音,舒伯特的如詩樂句,
自她口中傾瀉而出。


可以肯定,兩人相見之前,
已經有無限的想像。那是他的
作品發表會,亦是她的女高音
演奏會。兩個靈魂的契合,是
幾乎必然的了。


「想像」是愛的重要元素。


★★★★★★★★★★★★★★★★★★
愛情是否需要麵包?
問到底 No.3279 980121


此是非常庸俗的題目,可是
,無數美麗愛情,亦因此而夭
折。舒伯特和少女泰麗莎的愛
情故事,多麼美麗。但戀愛三
年,終於無法結合。少女最後
嫁了給一位麵包師。以後,麵
包問題都解決了。


是否窮困真的不能戀愛呢?
當時的奧地利有一條國家法例
,明文規定,結婚者必須要有
收入証明,不但要養得起妻子
,還要能夠養育兒女。就算二
人真心相愛,國法之下,仍是
無可奈何。


人的意志,一般以為是包含
兩部份。一是明顯的,可見的
理智部份,二是不明顯的,未
知的潛意識部份。兩者之外,
尚有一種集體潛意識的力量。
至於國家法例之類,更是高高
在上的管制力量。


愛情是否需要麵包?這不是
個人能夠回答的問題。


或者不妨想像一下:如果叫
你參與立法,你會贊成這一條
法例嗎?你的立論根據何在?




★★★★★★★★★★★★★★★★★★
聖母瑪利亞在那裡?
問到底 No.3420 980613 Saturday


李察在一張錄音碟上偶然看到 Dolores O'Riordan
這名字。她和巴華洛蒂合唱舒伯特的聖母頌。


這一位女歌手,耳朵穿了十多個耳環,臉孔蒼白無
神,染紅頭髮。十足十是流淚街頭的問題少女。皮膚
的顏色,更使人懷疑她是受某類藥物控制的。


當中有幾句,她是閉上眼睛來唱的。好像有無限傾
訴那樣。但一張開眼就是斜射。這種冰冷的目光使人
猜想,她一定是在人世間受盡苦了。那是一種使人不
寒而慄的目光。然而,就是這麼一位荏弱而邪氣十足
的女子,卻把一首聖母頌唱得聖潔光輝,使人感動非
凡。和巴華洛蒂正氣無比的歌聲相合,你忽然就感覺
到一種信心。瑪利亞是聽到一切的。


演唱完,鏡頭大特寫忽然轉往座中一位女士身上。
那是戴安娜公主。她兩手交疊胸前,聽此歌的姿勢好
像祈禱。其時是一九九五年。她又在想甚麼?




★★★★★★★★★★★★★★★★★★
苦酒好喝不好喝?
問到底 No.3674 990224 Wednesday


為甚麼狗是快樂的,而人卻常常悲苦?許多人弄不
清楚,自己所追求的,絕不是一條狗的快樂的那種快
樂。明明是快樂時刻,卻感到悲苦。


你說耶穌苦不苦?李白苦不苦?白居易苦不苦?還
有貝多芬?舒伯特?天下共有多少苦中人?請試拿舒
伯特那首「冬之旅程」聽聽。如果你還有少許悟性的
話,就一定知道,那是非常特別的一種「苦」味,而
有時苦是比甜更加誘惑的。


明明是極苦的酒。耶穌釘十架之前,苦酒滿杯,但
他還是不能拒絕。高掛在上的人,還不是最苦嗎?「
琵琶行」中,白居易遇到一個憔悴妓女。他能說得出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淪落又有
何可歌泣之處?他在唱甚麼?馬勒第二交響曲,馬勒
辛苦來到天堂門前,天使卻婉拒他進入。那是甚麼境
界?他們都在做甚麼?那是何種味道?



★★★★★★★★★★★★★★★★★★
巴哈甚麼時候成名?

問到底 No.3770 990531 Monday
*周一人物*


在音樂家之中,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是非常保守的。他是虔誠的基督徒,音樂
上遵從舊形式,並無創新。他只是在舊形式中做到最
好。同時代的音樂天才例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等
人都對他讚口不絕。但天才的贊賞,並未能打動大眾
的心。巴哈在世之時,並未受到群眾歡迎。


這是非常奇怪的口味轉變。時至今日,巴哈是最受
歡迎的少數三幾位音樂家之一。有人說,他是二十一
世紀以來最受歡迎的音樂家。他所寫的「聖母頌」,
淺易流行,可能比舒伯特的同樣作品更受歡迎。


巴哈是死後一百五十年才「開始」成名的。這是另
一個使人深思的例子:巴哈生前,在默默無聞的歲月
之中,他是怎樣想的?你想知道嗎?只要把他的作品
唱碟放進機中,一聽便明白:快樂,舒適,安詳,寧
靜.....全都是今人最迫切需要的音樂安撫力量。



★★★★★★★★★★★★★★★★★★
怎樣計算收入?
問到底 No.3849 990818 Wednesday


第一種是才智的先天收入。上天賜你一個完美的大
腦,如果你能事先知道箇中意義,你未必肯接受。


第二種收入,是後來的物質支援力量。後來力量,
絕不止於家庭支援。社會和時代的支援,意義不可忽
視。就算是乞丐,不同時空,待遇亦不同。


第三種收入,是你個人勞動之所得。你可能獲得異
性的溫暖愛情,亦可能因為物質收入豐厚,使你獲得
他人所無法得到的特殊感官利益。更可能因為你的重
大成就,得享世人的尊敬。


三種收入,並不平均。痛苦例子是舒伯特。他終生
並無溫暖愛情,也並未得到社會欣賞,更從無任何物
質享受。但他的第一種收入豐盛,他天才橫溢。


問題是:你根本沒有選擇的能力。你只能接受,盡
力而為,爭取收入和支出的平衡而已。



★★★★★★★★★★★★★★★★★★
音樂裡面有能量嗎?
問到底 No.5698 2004 0919 Sunday


音樂只是一把梳子。而人的心思,好像一束
亂髮。髮如亂草,無人梳理的時候,能量是很
低的。音樂不能給你能量,但能夠為你梳理心
腸,使你本有的能量迸發。


而所謂「能量」,使人誤會。是不是要聽進
行曲,熱血沸騰,心情興奮,隨時準備赴死上
戰場,才算是獲得能量?


當然不是。操兵打仗是表面行為,並非真勇。


一個較好的例子是舒伯特的《鱒魚》。當聽
者的感覺與舒伯特接近,就簡直好像來到河邊
。水底有魚在游,水面有燐燐金光。心情
和平舒暢,大腦靈活。這才是真能量。


音樂是能量的攜帶者。貝多芬、莫扎特,無
數天才英靈,都是攜帶者。他們所帶來的,是
一股傳自遠古,發自上蒼的能量。



★★★★★★★★★★★★★★★★★★
為甚麼音樂家多半窮困?
問到底 No.5719 2004 1010 Sunday


不但只音樂家窮困,畫家和文學家也同樣
窮。不曾經歷最大艱苦的藝術家,作品通常軟
弱。經歷最大艱苦的藝術家,如果尚未餓死,
作品通常偉大。到偉大作品面世,藝術家就會
寂寞辭世。舒伯特、莫扎特、貝多芬,所有的
偉大音樂家,都是絕對窮苦,也絕對寂寞。


愈窮,作品就愈好。金錢是扼殺藝術的元凶,
而貧困是滋長創意的好環境。要毀滅一個人的
靈魂,最好是用錢淹死他。但要養殖一個人的
靈魂,就要讓他挨苦。


藝術家代表人類最美的一面,但社會任令他
們消失於溝渠。這有甚麼深刻意義?死幾個窮
鬼,對社會並非毫無影響。人類的前途,就是
在這些地方獲得光明的。他們愈受苦,就愈能
帶給人類以希望。真是見鬼。



★★★★★★★★★★★★★★★★★★
莊子的鯈魚和舒伯特的鱒魚有何相似?
問到底 No.5849 2005 0217 Thursday


莊子在河岸上看見的鯈魚是快樂的。因為他
能直接感受溝通。未必真是和每一條魚溝通。
但那是一種跟整體環境溝通的直覺:那一群在
陽光溪流中遨遊的鯈魚,是快樂的。


相同原理是舒伯特的《鱒魚》。那是同樣快樂
的一群。只是舒伯特用了另一種工具,把鱒魚
的快樂表達出來。快樂本來只是一種感覺,但
這感覺卻是有節奏的。每一種感覺,都有內在
節奏伴隨。魚在遨遊,或在互相殺戮的時刻,
節奏不同。或者水中的魚,就和人一樣,有時
快樂,有時悲哀。但剛好莊子和舒伯特碰到的
一群,都是快樂的。而那種氣氛,兩個人都同
樣感受到了。幸運找到一個好的《鱒魚》版本,
就能感覺鱒魚在陽光溪流中的節奏。如果不幸
找到了劣質版本,就毫無感覺了。


★★★★★★★★★★★★★★★★★★
《鱒魚》是誰的作品?
問到底 No.5862 2005 0302 Wednesday


加拿大讀者文子梁君遠道來信,指出李察「莊
子的鯈魚和莫扎特的鱒魚有何相似」一文中,弄
錯《鱒魚》的作者。


  《鱒魚》的作者是舒伯特,當中全是舒伯特
的可愛性格,怎可以弄錯?寫稿當日,很留意莊
子鯈魚的「鯈」字。初稿本來寫作莊子「鱒」魚
的。忽然想起,莊子時代,也有西洋古典音樂中
的鱒魚嗎?拿莊子書一對,這才發現是鯈而非
鱒。當時很歡喜,覺得中西文化之間,實在有不
少相通之處。但想不到,同時又寫錯《鱒魚》的
作者了。明報加西版編者電傳讀者來信到香港明
報,香港明報的編者再轉來傳真信件,幾番周折,
這才得知錯誤。謹此致歉。文君必定是熱心的音
樂人。他指出,舒伯特的鱒魚有兩個版本。一是
歌曲《鱒魚》,二是比較長些的五重奏《鱒魚》。
謝謝。歌曲版比絃樂版早出兩年,似乎更迫真些,
不知同意否。



★★★★★★★★★★★★★★★★★★
為甚麼文人不是愈窮愈好?
問到底 No.5870 2005 0310 Thursday


本來,藝術家、作家、詩人、哲學家、音樂家,
都是愈窮愈好。如果文人富起來,便不會有好作
品。文窮而後工,是鐵一般的定律。


古今中外,文人都是窮的。作曲家和詩人最窮,
從貝多芬、舒伯特、莫扎特,到李白、杜甫、陶
淵明,都是窮困非常。陶淵明最後淪為乞丐,最
終下場如何,雖然不清楚,但可以想像。


窮是一種迫力。這種力量,迫使藝術家嘔血。
把心血嘔出來,就是藝術。


那麼,為甚麼又要支持文藝呢?現代文明社
會,總是把大筆資金投放在文藝之中。豈不是害
了藝術嗎?不是把藝術的唯一催迫力量拿走了
嗎?詩人有飯吃,怎有心情寫詩?


  他們不知道,當社會支持文藝,就是造成了
風氣。風氣使民眾思考。雖然大多數文人因此變
質,但必定有少數無人注意的文人仍在飢餓邊
緣。這些人,就會把文化推上高峰。



★★★★★★★★★★★★★★★★★★
舒伯特的悲哀,是甚麼悲哀?
問到底 No.6139 2005 1204 Sunday


舒伯特遭遇了人生的莫大苦困,但他不是
以悲哀為主的作曲家。只要聽一聽他的《聖
母頌》、《鱒魚》等作品就可以知道。他幾乎
是和莫扎特一樣,作品中充份表現了歡樂與
光明。


但到他表達他的悲哀心志的時候,卻是
誰也比不上。他的悲哀,不是普通的悲哀,
是大悲哀。D小調弦樂四重奏《死神與少女》
第二樂章(流暢的行板)中,就有這種感受。


舒伯特會帶你把悲哀昇華。你自然會五
指合攏,攢得緊緊的,變成一個拳頭。音樂
會把你的肌肉抽得又痛又硬,你會想到要鎚
打。一鎚一鎚打在自己的大腿上,漫天入地
的大悲哀,就是如此出現的。


悲哀使人憤起。這就叫做是:動力。


(Amadeus Quartet 的1959年錄音,
Schubert 作品 D810號)
  


★★★★★★★★★★★★★★★★★★
舒伯特的即興曲誰彈得最好?
問到底 No.6475 2006 1105 Sunday


李察有一盒陳年錄音帶,裡面有幾首舒伯特
的鋼琴曲。那時,中午有空檔,躺在老爺車裡聽
音樂。只覺得琴音異常優美動人,是很難忘記的
美好回憶。


後來錄音帶不見了。找遍了全香港的音樂店,
買來好幾個版本,都不是原來那版本。不知是沒
有一個鋼琴家有那種感覺呢,還是當時自己的感
受太特別。這才想到,原來,我的錄音帶上,跟
本就沒有說明文字,也許是在收音機錄回來的。
要憑聲音覓真人了。到底彈琴者是誰?


最近買到一張柯洛維茲在維也納的音樂會
DVD。忽然有一陣心跳。到底是不是他?老實說,
柯洛維茲已經是最好的了。他好像是有深厚內
功,手指不離開琴鍵兩吋,但聲音渾厚。年輕人
要用整個軀幹壓下去的力量,他只要兩吋,好像
大馬力跑車那樣輕鬆,也不必迸盡全力,一下子
就來了。但他仍不是他。那種即興的品味,那種
終生不忘的記憶,到底在那裡?


(Horowitz in Vienna: #Franz Schubert:
Impromptu in G flat major, D.899 No.3)



★★★★★★★★★★★★★★★★★★
為何舒伯特只找哥德?
(問到底 No.6826 2007 1022 Monday)

*周一人物*


為何舒伯特不找他人?只認定了哥德一個?


他前後兩次送樂譜給哥德。兩次都是把哥德的詩
譜成曲子送去。第一次是十九歲,自己送不好意思,
一個朋友自告奮勇送去,哥德隻字不回。


舒伯特的貧窮是知名的。他連買譜紙的錢也沒有。
但這第二次的禮物,卻是精印出來的,上面還有燙金
文字。時間相去十多年,他還是沒有忘情哥德。或者,
哥德當時名氣太大,他的戀愛事件太多,他太有名氣。
這小子,他怎能放入眼中。他收到了精美的包裹,擱
進書架之中,還在日記誌上此事,又是隻字不回。到
舒伯特三十一歲貧困死去, 哥德仍是茫然不知道。
時代的前驅者哥德,其實是落伍的。


但問題是:為甚麼舒伯特就偏偏認定了哥德?只
要對著歌詞聽一聽就知道了。相信,是因為哥德的詩
極好,曾經切實把動力傳給了舒伯特。是舒伯特欠了
哥德,而不是哥德欠了舒伯特。

Monday, August 18, 2008




怎樣欣賞大自然的音樂?

-



怎樣欣賞大自然的音樂?
…………………………………………………*李察
(問到底 No.7126 2008 0817 Sunday)
*星期天籟*


大自然本來是沒有音樂的。大自然只有音響。大
自然的音響,要等到有人來欣賞,才算是音樂。


也不是一切人都喜歡欣賞的。心情不好,一切都
是噪音。


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傳出來一件逸聞。江青住
的地方,原本是鳥語花香,非常可愛的。但江青要靜,
要靜得一點聲音都聽不到。所以,她命人上山打鳥,
殺光所有的飛鳥,山裡死寂一片。


也不是一切鳥類都這樣可愛的。李察最怕烏鴉。
不知如何,總覺得烏鴉的聲音有一種凶隙氣氛。這是
從海明威來的印象。海明威描述,有一次他在非洲的
荒漠打獵受了重傷,躺在帳蓬裡不能動。外面的孤樹
上,就來了幾隻烏鴉。都是被他傷口裡的腐敗氣味引
來的。他知道,只要他一死,那些烏鴉就會飛下來大
嚼。這樣的烏鴉,總是討厭的。最好拿一把槍亂轟一
頓,把所有的烏鴉都趕走。但這時候,他已經奄奄一
息了,連拿槍的氣力都沒有了。


到了這種地步,如果仍能夠感覺烏鴉可愛,如果不
是瘋狂,就一定是修養到了層次的頂點。知道了生命
無非一種循環,你今天吃人,明天就被人吃,欣然前
往生命的另一世界。


還有一個李陵。他兵敗被俘,夜裡睡不著,起床聽
風。那野外荒漠的風聲,有甚麼好聽?胡笳亂動,牧
馬嘶鳴,更加睡不著了。


大自然的音響,本來是美麗的。有機會,聽一個
下午的海浪,聽一個黃昏的蟲鳴,明天在小鳥啁啾之
中醒來,有美麗可愛的陽光。本來是神仙日子。


可惜是現代人都太忙。有機會到海灘聽浪,也會
倒頭大睡,全聽不到。那海浪聲音,原本就是地球和
月球在角力,你躺在他們中間,聽兩位巨人,一人扯
一下,自覺好像是一個中立的証人,本來只是欣賞他
們的無謂爭執,但他們這樣用力的扯,把在沙灘上的
你,也弄得不能安眠了。


蟲的叫聲,也是很美的。有次,李察把一個錄音機
丟進草叢裡。或者是因為錄音口裡有一顆小小的紅
燈,竟引來了一隻紡織娘,對著這錄音口唱了一整晚
的情歌。他以為那紅點是他的異性同類,想追求她。
這樣的情歌,真是愈聽愈好聽。


還有清晨的小鳥,更加可愛。有次晨運,剛好女兒
從外國打電話回來。她那裡是夜晚,而這裡是清晨。
她問:「你在幹甚麼?」「在晨運聽鳥呢,你聽。」那
幾下鳥聲,果然就飛到了地球的另一端。這一通電話,
很難忘記。


大自然的音響,常常都在等你。你來了,音響就
變為音樂。你不來,音響就永遠都是音響。
(李察附註:本文本來在周日已經貼出。但因為技術
出錯,延到今日才貼出。 謹此致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8.18 香港時間: 4:30 pm)
(明天問題:?)

Saturday, August 9, 2008




中國音樂的前景若何?

中國音樂的前景若何?

...................................*李察
(問到底 No.7119 2008 0810 Sunday)
*星期天籟*


謝謝讀者寄贈中國音樂唱片《伶歌》。唱片共收
十首曲子,包括了:將進酒、醜末寅初、江河水、梅
花三弄、憫農、蘇武牧羊、小放牛、漁舟唱晚、關山
月、滿江紅。


這十首曲子,配合了中西樂器演奏唱出,是難
得的悅耳佳作。


李察比較喜歡是其中「江河水」,那種哀怨氣氛,
使人聯想到兩千年古國的哀傷。



許多人問,中國音樂有前途嗎?中國音樂的將來
發展如何?從這唱片中,亦可以看到,許多中國音樂
家,的確是非常努力的。


如果以李察不成熟的見解看,中國音樂的前景有
兩方面。


第一方面:中國音樂的基礎,是中國文化。未來
世界,如果中國人真的找到了未來的路,則中國音樂
的開展,可以預期。問題是,中國文化的顯現,會在
甚麼地方?最大的可能是詩。中國詩的發展,一定會
走在中國音樂之前的。就好像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那
樣。如果沒有了席勒的詩,就不可能有這樣的交響曲。
必先要有那樣的心靈氣慨,才可能有那樣的傑出音
樂。


  在前述作品之中,岳飛的《滿江紅》是耳熟能詳
的。配器的音樂家,已經使出渾身解數,敲鑼打鼓,
企圖把那種雄偉形象塑造出來。但是,由於岳飛本人
的思想限制,這首詩,是在本質上不可能雄偉的。岳
飛根本就不能擺脫「功名」的儒家掛念。全詩結末處,
他一句「朝天闕」,就看到他的致命點了。收拾山河,
只為忠君而已。這是很洩氣的。任何音樂,無法挽救。


中國音樂的前景,還有不為人注意的另一方面。
如果中國音樂一定要發展,就須注意到,「民族性」,
只是第二位的。音樂作為一種藝術,本質上就是人類
性的。不必把音樂都二分了,一半是所謂「西方」音
樂,而另一半是「中國」音樂。兩者是不相等的概念
呢。所以,每次聽中國音樂,不能離開《小放牛》、《春
江花月夜》之類。不是年年如是,而是十年、二十年、
三十年、五十年都不變。毛澤東數十年前就說過,不
要年年都「小放牛」。但到今天,中國人還是在「小
放牛」。(或者有人駁:西方不是年年都貝多芬嗎?真
是駁得好。李察是必定無辭以對的,這又是右腦邏輯
的過錯呢。)


   倘若中國人真的有那種氣魄,創造出未來的中
國文化,以全新觀點看視中國與世界,則中國音樂,
就很有前途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8.9. 香港時間:5:30 pm)
(明天問題:?)

Sunday, August 3, 2008




Karl Bohm* 怎樣指揮貝多芬第九?

Karl Bohm* 怎樣指揮貝多芬第九?
*李察
(問到底 No.7112 2008 0803 Sunday)



*星期天籟*



Karl Bohm(1894-1981)在第九中的節奏是極慢
的。他的慢速,跟托斯卡尼尼的快速,完全不同。習
慣了托斯卡尼尼的人,最初,可能完全不能忍受。


特別是第二樂章的慢,更加驚人。李察這一回,
沒有拿秒錶來對,只憑感覺,就知道他幾乎是全樂譜
拉長了的。如果不是他的名字是Karl Bohm,如果不
是李察聽過他指揮莫扎特《安魂曲》,就會幾乎起座
離場了。


幸虧沒有。不然,會後悔的。


問題是,甚麼叫做是「快」,又甚麼叫做是「慢」。
或者你己經知道:所謂「快」和「慢」,是和時間無
關的,是和秒錶無關的,是和速度無關的,甚至,是
和動作無關的。因為,那只是一種心力。


連第二樂章,這似乎是諧謔的部份,也可能是慢
的嗎?手頭上剛好有Eugene Ormandy 的另一版本,
Ormandy 需要的時間只要十分鐘,但他卻要十三分
鐘。這相差是三分鐘,不是三秒呢。簡直是音樂上的
天文數字了。


如果第二樂章,描述的真是人世中的紛紛紜紜和起
起伏伏,時間飛速過去,囂攘的人群,飛速過去,不
是很適當嗎?他讓這大群大群的人,這無窮無盡的
蟻,都用慢動作進行,叫人怎能忍受?


但是,這一切,你會感覺得到,他不是「造」出
來的。他是感覺出來的。他的眼中,地球就是這樣緩
慢地旋轉的。又或者,這不是旋轉,這根本上就是折
磨,就看你有無力量去忍受。


如果不曾忍受過,就不可能感覺天堂上的驚喜。
所以,一切的爆發,都在第四樂章裡發生。你忽然發
覺,只有Karl Bohm才是你的知音。他告訴你天堂上
有多美好,你完全相信。你知道,這裡的一切,才是
真的。你會感受人生真正的快樂,你知道,生命燦爛
瑰麗,你全身震動,不能自己停止。你知道,你所曾
經忍受的巨大折磨,都不再存在。你己經來到了。


是的,上面有天使柔翼飛翔,而我們都是兄弟。
我們痛飲千鍾,就為了這人世必然的最大理想,而這
理想,已經預留給你了,享受吧。

附註:
*Bohm 中的 "o" 字是德文,應有兩小點在上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8.2. 香港時間: 6:00 pm)
(明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