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6, 2008



為甚麼你不會鼓錯掌?
為甚麼交響樂的結尾總是一樣?

為甚麼你不會鼓錯掌?
為甚麼交響樂的結尾總是一樣?

…………………………………………………*李察
(問到底 No.7216 2008 1116 Sunday)
*星期天籟*


謝謝讀者寄來這個使人驚喜的問題。這也是李察
留意了許久的問題。相信,是和人心中的許多重要而
未知的領域相關。


是的。人的心,像個大海。目前的已知部份,只
是大海中的一點小小泡沫。心的運作,我們無法了解。


其中一個無法了解的部份,是音樂的「內在結構」。


到底音樂有甚麼內在結構?這內在結構,跟音樂
的外在聲音和表達,有何相關?


李察自己有這樣的感覺:自己是能夠知道,一首
音樂到了甚麼時候完場的。就算是完全未聽過的新音
樂,音樂即將完的時候,都肯定知道。是完全不會鼓
錯掌的。所謂「鼓錯掌」,是一種很尷尬的時刻。只
有你一個人鼓掌,但音樂忽然又再響起,你前面的觀
眾,不耐煩的回過頭來看你一眼,簡直無地自容。
但是,李察從來不會犯這尷尬。


  有一次去聽一位青年音樂家的私人演奏。不知何
故,在坐的朋友,好像真的只是朋友,而且是不懂音
樂的朋友。曲子奏完,沒有人夠膽鼓掌。這是更加使
人尷尬的。李察只好鼓起勇氣,在每首曲子完結的時
候,帶頭鼓掌。幸運是全場都沒有鼓錯掌。


  這種能力,相信很多人都是有的,不是李察獨有
的。問題是為甚麼完全未聽過的音樂,竟然知道這音
樂即將完結?


   是否音樂中,一定有一種內在結構,跟人心暗
合,所以,就算沒有樂譜對著,也能知道?

   
  更奇怪是,就算不是大師的作品,而是普通音樂
家的作品,也是一樣。


  就算是很前衛的話劇(並非音樂)演出,也一樣。


  有一次,去看了這樣的一齣話劇。是某學院的院
校演出。同學們不知是不是故意,還是無法安排,許
多時一段演出完了,還沒有落幕,沒有開燈,另一場
演出接著開始。這種時候,李察也能知道。知道這一
場戲,來到這裡已經完結,肯定是已經完結,就大力
鼓掌。果然,一點都不錯。到燈光亮了,舞台的佈景
和演員都是另一齣戲了。


  只是,李察觀看無厘頭的現代作品比較少,無法
確定,就算是現代作品,是不是內在結構也一樣:必
定有開始和結束?甚至必定有起承轉合?


  許多年來,只有一首交響曲令人無法釋懷。作曲
家故意在不該停的時候停了。那內在結構肯定未完,
但曲譜不再寫下去。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
樂。他其實是在自殺。雖然,在現實上他是最後一場
演出之後十天(確實資料待考)才死,但事實上,他在
音樂裡已經死了。或者,這是他的故意控訴。他在音
樂裡,把他的真正悲劇表現出來,讓以後的人警惕。
這是一個長話題,要再講,也很花時間的。


  但無論如何,我們的話題是:是否人心裡必定有
一種內在結構,這內在結構,是可能在音樂、甚至戲
劇中呈現出來?就算不是大師,也一樣具備內在結構
的?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內在結構肯定是有的。只是,
具體內容,我們無法知道。能夠知道的只是:這內在
結構,不但能影響人的心情,也能影響人的意志。有
的氣功師,在訓練學生學習氣功的時候,播放音樂,
果然,學生來氣的效果增加了。


  李察不懂樂理。據知道,交響樂是有結構規則的。
結尾也有一定的規律。甚至是結尾也一定是用C 音
作結的。


  但奇怪是,其他類型的樂曲,無論是協奏曲也好,
四重奏也好,也完全可以從內在結構「猜」到音樂甚
麼時候完場。


音樂的內在結構,人心的內在結構,是一個非常
重要的研究項目,真的希望,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社會能夠供應多一些的資源,讓音樂學者和心理學
者,充份研究。或者有人問:資源不是應該多給科學
家嗎?藝術不過是社會生活的點綴品,在這困難時
期,不是可有可無嗎?


這是大錯特錯。失去平衡的學問,是無法上一層
次的。沒有了音樂,就是沒有了科學。要想時代真正
進步,如果連這一點都不懂得,社會是不可能進步的。
經濟困境,也不可能解決了。




…………………………………………………………………………………
附錄:
伯恩斯坦怎樣指揮悲愴?
問到底 No.6251 2006 0326 Sunday


你可能聽過其他版本的悲愴。但只有伯恩
斯坦的悲愴,才是真正的悲愴。


這好像是宇宙的真理。你必須曾經聽過,
否則永遠不可能知道。無論那是一顆遙遠的
星,一個無眠的夜,甚至一種不可置信的理
論。你必須曾經看過,摸過,試過。否則一
輩子都是鄉巴人,永遠是個絕緣體。


二十一世紀,才知道那背後的悲慘故事。
俄國解體前,是不知道的。因為資料全被封
鎖。可憐的獄吏們不知道,其實被鎖人是他
們自己。但此刻,都不打緊了。


因為,伯恩斯坦傳來了聲音。他的悲愴
是有生命的悲愴,不是垂死者的悲愴。有一
個古老的靈魂,正在力竭呼號。


由第一句開始,一直到最後的一聲。那
種深重的呼吸聲,沒有斷過。許多指揮家,
以為哀傷的垂死者都是有神沒氣的。他們全
都錯了。而伯恩斯坦是對了。



悲愴不悲,是何緣由?
問到底 No.6258 2006 0402 Sunday


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不是每首都
悲的。許多指揮家揮下的悲愴,甚麼氣氛都
沒有。這首曲子,是完全違反交響曲規律的。
正常的交響曲,結尾都有一定程式。其實是
心理的發展程序。完美的交響曲,聽眾是自
然知道何時該完的。就好像一場暴風,有來
必有去。但柴可夫斯基例外。雜牌指揮的時
候,你會睡覺,曲終人散,也不知道。


 但伯恩斯坦的指揮例外。第四樂章,那中
國式的大銅鑼微微一響,你就知道,地獄的
大門已經悄悄打開。或者,那不是地獄,地
獄只是無知者的想像。那只是一個黑漆漆的
洞穴。洞門大開之後,那柴可夫斯基就一步
一步的走進去了。細細的腳步聲,依稀可聞。
是一個很不正常的 e 音。


 問題是:他到底到了那裡?他是怎樣失蹤
的?這不是另一個千古懸案,因為,資料已
經夠多了。此曲下周日再談。

柴可夫斯基是怎樣失縱的?
問到底 No.6265 2006 0409 Sunday


 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最可怕是那面
中國式的大銅鑼。到大銅鑼微微一響,時候
就到了。近距離可看到銅鑼上有一個中國
字。銅鑼鍛鑄完工之日,工匠用毛筆簽一個
字上去。這個字,以後會在世界上最宏偉的
音樂廳中不斷出現。


 柴可夫斯基怎會在霍亂流行的高潮中,喝
下一杯生水的?從前,這是不可解的。但今
日俄國解體,資料外洩,早有傳記作家研究
得一清二楚。當時,他的同性戀正要曝光,
而他充滿失望。那時,他是不明白的。因為
全世界當時也沒有人明白。到他明白的時
候,他已消失。而他留下的訊息是:


  不明白是不要緊的,人總是不會完全明
白的。要緊是永遠向前。自問無愧,就毋須
害怕。就算做錯事有愧於心,也可以向上主
懺悔。因為,沒有人是沒有錯的。更何況,
那是不是錯,也仍未清楚!


柴可夫斯基 悲愴
第四樂章
Tchaikovsky - Charles Dutoit - Symphony No.6 Mvt.4











 

P.S. 李察意念服務
Tel 2559-4690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豐富收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貴意見,大家分享。請寫到以下電郵地址:

Academy2008@hotmail.com


★(或請直接鍵入以下的 "comments" 連結點: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11.7. 香港時間: 9:30 pm)
(明天問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