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31, 2008




馬勒的最高點在那裡?

-

馬勒的最高點在那裡?
(問到底 No。7049 2008 0601 Sunday)

* 星期天籟*


讀者Wong Sau Lin 君來信,問到馬勒的作品,
甚麼人的演奏最好。


迄今為止,李察只發現兩三個版本是滿意的。


馬勒第二交響曲,最好的演奏者是 Vaclav
Neumann。他值得五顆星。


馬勒大地之歌,最好的演奏者是比契科夫Semyon
Bychkov 。他也值五顆星。


馬勒第九交響曲,較優秀的演奏者是Djansun
Kakhidze。他值四顆星。


另外,莫扎特的安魂曲,最好的演奏者是 Karl
Bohm (O 字不是英文,上面應有橫列的兩個小點。)
他值五顆星。這一個DVD版本,是唯一附有歌詞的版
本。不知何故,絕大多數其他版本,不附歌詞。不懂
拉丁文的聽眾,不可能了解歌詞內容。這是一個重要
問題:到底莫扎特在做甚麼?下周有機會再提。


跟貝多芬非常不同的是,馬勒的最高點,是在他
的第二交響曲。而貝多芬是第九。貝多芬一生都在迴
旋上升。到了第九交響曲,他到達的不是個人成就的
最高點,而是人類文化的最高點。貝多芬的第九,不
但只是音樂,更且是哲學和宗教,是靈性的光輝。


或者,貝多芬是比較幸運的。因為,他是在人類
文化的上升期,上升期裡,注定是要有人抵達高峰的。


馬勒卻是在下降期。他是處在一種整個時代都看
不到前景的低點裡的。一時間,好像是科技發達,經
濟繁榮。人們自信心鼓脹。但是,沒有人知道,人類
要往何處去。


馬勒忽然找到了他需要表達的思想。那是他的第
二交響曲。要往何處去?他要上天堂。但是,他被天
使拒絕進門了。而他同時找到了他要表達的形式。他
在最悲傷的時刻,偶然聽到了一種詼諧的通俗小曲。
詼諧與悲哀,兩者竟有奇異的結合。他把這詼諧表達
到了極致,原來,所謂「詼諧」,亦可以是一種鬼魅
的、魔邪的、不好的陰影。他就把這陰影,扭結在他
的悲情裡了。

 
  以上的感覺,如果能夠入心,就可能了解這世紀
的絕望悲情。馬勒是悲情的,但他未必是灰色的。他
只是在不斷的尋覓。


  李察自從從「發現」了馬勒以來,十年來,不斷
反覆找他的其他交響曲來聽。但沒有一次的感覺,能
夠達到他在「第二」中的高度。從第三到第十,大名
鼎鼎的指揮家演奏,使人滿意的是絕對少。是指揮家
的問題嗎?或者是的。比較一下便知道。比契科夫便
比伯恩斯坦好得多。


但,更根本的問題,來自馬勒,其實即是來自時
代本身。文化發展,並未帶來希望與前景。他能看到
甚麼?但見他反反覆覆,幾句唐詩,也令他欣喜若狂,
這就可以知道,他的饑渴到了甚麼程度。但,斷層的
中國文化,未能帶他出生天。「大地之歌」中,幾個
身穿柔軟絲綢的文人,在湖心亭中飲酒做詩,他也以
為是神仙境界。但是,文人們能夠做出甚麼詩出來?
賈寶玉的詩社,亦早己解散了。


馬勒一直找到他寫「第九」的一刻,其實即是他
最後的一首完成作品的一刻,仍未能找到甚麼。其時,
他的自殺情緒已經出現。他拼命工作,要在兩個月裡
演出不知多少場,跑數十個城市,結果,他無法完成
第十交響曲便死了。


更加不幸的是,如果你再發覺,到了他的第九,
他仍是未有找到新希望,他只找到死亡。而且,他在
形式方面,也無法突破。如果你能看到,他在第九裡
仍是用詼諧和悲情交錯的老手法,那樣,你也會跟馬
勒一樣,徹底對這時代失望的。


至於以後的所謂「新音樂」,更只是形式化的極端
而已。他們甚麼都找不到。


……………………………………………………………………………………
有意見,請寫:

Academy2008@hotmail.com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5.31. 香港時間:6:30pm)
(明天問題:____________)

Saturday, May 24, 2008




為甚麼馬勒不是聖人?

-

為甚麼馬勒不是聖人?
(問到底 No。7042 2008 0525 Sunday)

*星期天籟*


馬勒不是聖人。馬勒只是一個預兆時代不祥的先
知。馬勒逝世於一九一一。他死之後,二次大戰才來
的。氣氛他未曾見過,但他有所感覺。


拿貝多芬和他相比,貝多芬的思想境界高些。貝
多芬是為了完成使命而被迫活著。貝多芬遺囑裡的幾
句話,相信很多人都會記得。他之所以勉強活著,只
是想要把所有的靈感寫出來。否則,這種貧困、寂寞、
而且耳聾的生活,真是沒有意思。


但馬勒卻是怕死,而且迷信的。他寫作的《大地
之歌》本來就是他的第九交響曲。但他卻相信一種不
知來自何處的傳說,以為沒有作曲家可以活過九首交
響曲。他於是把本來屬於第九交響曲的作品改名為《大
地之歌》,以為這樣做,就可以把命運騙過了。


  所以,今日我們聽到的馬勒第九,其實即是第十。
而馬勒未能完成的第十,即是第十一。馬勒的一生,
其實是完成了共有十又二份之一首交響曲。


李察相信,聰明的讀者不會以為,我們是用這一
種「理由」去貶低馬勒。任何人都可能有點小迷信的。
這是潛意識中某種牽扯力量,亦不可能用這一件小
事,就妄斷馬勒的。


  如果拿馬勒的第九交響曲去跟柴可夫斯基的悲愴
交響曲相比,馬勒的境界畢竟是高了很多很多。


  兩首作品的主題,都是「死亡」。但柴可夫斯基
讓你體會的是一種早逝的,提早結束的,不自然的「死
亡」。柴可夫斯基的這一作品,愈是演奏得好,你愈
不想多聽一次。柴可夫斯基所玩的,是Imitation of
death,而馬勒的死亡,卻像是「哀悼」。這是甚麼意
思?柴可夫斯基假設他自己是死人,柴可夫斯基直接
描寫死亡的全過程。李察從前寫過:他描述他自己來
到一種黑暗的前景,他就往著黑暗一直前進。然後讓
樂句在一種不應該停止的地方停止。但馬勒的死亡並
不如此。他的「死亡」,是在一種觀察之中的死亡。
他只是自己親自觀察、見証的一種死亡。所以,這是
一種「哀悼」,而不是「死亡」。


  這一種意義,其實已經在他的《大地之歌》裡充
份顯示過一次了。現在只是一種無言的變奏。


  有一位指揮家的作品,頗值一看:


  Gustav Mahler: Symphony 9,
Conductor: Djansun Kakhidze
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
  DVD 出品商:Unlimited Media



為甚麼說是「頗值一看」呢?


因為,現代人是有這種幸福與便利的。可以讓你
在鏡頭之前,看到這一位指揮家怎樣用盡了全部的氣
力,像一個長跑的好手,堅持跑到終點那樣,他滿頭
大汗,徹底悲哀,其實,他已經不像是在「創作」、「詮
釋」了,他只是徹底的投入進去,在馬勒的死亡遊戲
中出色地扮演。幾乎每一句,都能夠在他的神情中顯
示出來。就算不太了解音樂的觀眾,亦能跟著他的指
揮棒子投入了。這就是DVD 影片的好處。  


  到底,馬勒在第九交響曲裡面,給了我們甚麼?
他看到了甚麼?生命有何意義?你想知道嗎?




…………………………………………………………………………………………
有意見,請寫:

Academy2008@hotmail.com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5.24 . 香港時間: 6:00 pm)
(明天問題:____________)

Saturday, May 17, 2008




甚麼音樂可以喚醒靈魂?

-
甚麼音樂可以喚醒靈魂?
(問到底 No。7035 2008 0518 Sunday)


*星期天籟*
在所有的音樂之中,最響亮,最震撼,最激烈,
最不能忍受,就是《天鵝湖》結尾高潮處的一段。世
間之上,唯有一個指揮家能夠達到這效果。那就是普
列文(Andre Previn)。似乎柴可夫斯基的命意,只有
他明白。其他演出,從沒有人了解到,《天鵝湖》的
真正高潮,推到最後,就是在那每組四下,一連十五
組的激烈鼓點裡。不知何故,許多編舞者和指揮家都
有意無意地忽略這一段。舞蹈家們都喜歡把動作挪前
一些,讓這些鼓點空打。但普列文的音樂,並未配合
舞蹈。來到這一處的欣賞者,會掩耳痛哭哀求:「不
要再打了,你們不要再打了!」似乎,擊鼓者就是宇
宙主宰,有主宰命運的能力。


問題是,這麼「響亮」的音樂,能夠喚醒沈睡的
靈魂嗎?


  答案是不能。


  一來,所謂「響亮」,是相對的「響亮」。那是樂
曲發展中的響亮,不是揚聲器調高的響亮。


  二來,所有的音樂,不過是一種酵素。而酵素只
能使麵粉發酵,不能使石頭發酵。


  在寫作今日的「星期天籟」的時候,李察本來是
沒有甚麼興緻的。因為想到,在這樣的悲哀時候,甚
麼音樂都不可能入耳了。雖然同時又想到了另外的一
個問題:悲哀的時候,聽甚麼音樂好呢?


因為,悲哀時刻,往往就是智慧聚積的時刻。如
果這時候,有一首能夠入心的歌,把情感淨化,把哀
思梳理,把思路理順、、、、


甚麼音樂最好呢?


唯一選擇,只有莫扎特《安魂曲》。


有兩個版本可供選擇。一是上周剛剛發現的
Karl Bohm 在1971年指揮的DVD 版本。二是 Zubin
Mehta指揮的薩拉熱窩版:Mozart the Requiem from
Sarajevo, DVD


只希望,所有的「石頭」們,都不是真的石頭,
而僅只是欠缺滋潤的堅硬麵粉。到了適當時機,酵素
出現,就都會醒來的。



…………………………………………………………………………………………
有意見,請寫:

Academy2008@hotmail.com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5.17 . 香港時間: 6:30 pm)
(明天問題: 誰是耿慶國?)

Saturday, May 10, 2008

安魂曲安甚麼魂?

-


安魂曲安甚麼魂?
(問到底 No。7028 2008 0511 Sunday)

*星期天籟*


問題是,這首音樂,最適合在甚麼地方演出?當
然,最好的演出場地,是一處莊嚴的教堂。還要在中
央停放一副棺木。


  但這是不可以先後倒置的。不是為了「欣賞」音
樂,然後去找來一塊布景用的棺材。而是你為了要去
追悼一個偉大的靈魂,而演出這一場音樂。


所以,這是雙方面的。無論演出者也好,聆賞者
也好,必先要想到,他們這樣走到一起,是為了甚麼。


也所以,未懂人事的人,是不可能有所感覺的。
人生的第一場喪禮,如果未過曾經,就不會明白。是
的,生命的大輪迴,是要看過,經過,哭過,笑過,
就知道,那裡面有甚麼。


多年來,李察都希望找回第一次觸動的那版本。
聽了不知十幾二十個版本,始終找不到。


那一次是在先父喪禮差不多一個星期之後的事
了。一個人駕車,經過中環。老爺車的音響十分落後,
播放的是一盒錄音帶。第一場第一節,今日才知道是
叫做「進堂曲」的,那時根本不知道是甚麼。音響中
忽然傳來一下破銅爛鐵的聲音,那是進堂曲中的伸縮
號出場了。到今天,李察仍不知道,那是演奏得特別
差,還是特別好。因為,以後找遍的一切版本,這一
下伸縮號,都是很潤滑的,根本沒有那一種破爛的效
果。所以,李察也不能斷定,這種破爛的聲音,是從
汽車中的破爛音響來,還是從樂隊中來。


  但這一種金屬的破爛刺耳,正好就好像是生命的
全部感覺了,非常難受,非常難過,當時,就幾乎無
法坐穩。或者,這就是青年人的幼稚體會。未曾窺看
生命真相的人,一下子見著了,驚駭莫明的那一種印
象,就是「安魂曲」。


  從這一處進入去,以後,就是俯仰天地萬物,就
是整全的生命。生命的全過程,生命的興盛哀榮,生
命的喜怒哀樂,生命的起始與結束,一切的全過程,
全都在那裡面了。唯一奇怪的只是,本來,這只可能
是給有經驗的人體會的。莫扎特這樣年輕,怎麼可能
寫得出來?因為,唯一的結論是,他是用全生命寫出
來的。根本,那就是生命中的血和肉,他寫不出來,
誰寫得出?直到此刻,每想及此事,仍無法制止自己
的激動。莫扎特是唯一死無葬身之地的音樂家。我們
在前面還提到一個棺材。但這對於莫扎特來說,或者,
對於一切的「人」來說,卻是莫大的奢侈品。他是不
可能享受這樣的人間福祉的。他的福祉在天上。電影
《莫扎特傳》中的那個鏡頭,相信很多人都會記得。
他的屍體被掉進一個大坑裡去,那杵作工人,隨手鏟
起一把白灰撒進去。那是消毒用的生石灰。他只能享
受這一把生石灰。這是永遠無法忘記的。


但是,這種感覺或者是過份強烈了。李察時常都
想到,或者,要到將來那一刻,一切復歸平靜,再不
會胡亂哭,胡亂笑。因為,你會明白,生命的過程原
來就是這樣。那時才能真正了解生命,才能真正了解
莫扎特。


* * * *


最近,找到一個比較接近理想的版本。是


Karl Bohm 指揮的DVD 版本,1971。
Mozart: Requiem K.626
演出 Wiener Symphoniker。
Soprano: Gundula Janowitz
Mezzo-Soprano: Christa Ludwig
Tenor: Peter Schreier
Bass: Walter Berry
合唱 Konzertvereinigung Wiener Staatsopernchor
Chorus Master: Norbert Balatsch
(Filmed in the Piaristenkirche, Vienna)


請注意,同樣是Karl Bohm,他另灌錄的一張cd ,
由Edith Mathis 等人演唱,是另一版本。感覺上,
並沒有這Dvd 版本之強烈。雖然,同樣是1971 年的
版本。希望讀者不會找錯了。


這是值得稱贊的DVD版本。李察相信,幾乎莫扎
特的全部要求,他們都百份之九十做到了。他們,幾
乎都是忘我的。全部音樂是一個整體,合唱部份,異
常精采。相信,在全世界,唯有在維也納,可能找來
這樣的一群歌唱家。他們全神灌注,眾口同聲,眾心
同響,幾乎每一點,都可以是你的「進入點」。


知道甚麼是「進入點」嗎 ?這是很重要的呢。每
一首音樂,都要經由「進入點」進去的。一進去之後,
你就和他們同一了。你是一份子了。



…………………………………………………………………………………………
有意見,請寫:

Academy2008@hotmail.com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5.10. 香港時間: 5:40 pm)
(明天問題:____________)

安魂曲安甚麼魂?

-


安魂曲安甚麼魂?
(問到底 No。7028 2008 0511 Sunday)

*星期天籟*


問題是,這首音樂,最適合在甚麼地方演出?當
然,最好的演出場地,是一處莊嚴的教堂。還要在中
央停放一副棺木。


  但這是不可以先後倒置的。不是為了「欣賞」音
樂,然後去找來一塊布景用的棺材。而是你為了要去
追悼一個偉大的靈魂,而演出這一場音樂。


所以,這是雙方面的。無論演出者也好,聆賞者
也好,必先要想到,他們這樣走到一起,是為了甚麼。


也所以,未懂人事的人,是不可能有所感覺的。
人生的第一場喪禮,如果未過曾經,就不會明白。是
的,生命的大輪迴,是要看過,經過,哭過,笑過,
就知道,那裡面有甚麼。


多年來,李察都希望找回第一次觸動的那版本。
聽了不知十幾二十個版本,始終找不到。


那一次是在先父喪禮差不多一個星期之後的事
了。一個人駕車,經過中環。老爺車的音響十分落後,
播放的是一盒錄音帶。第一場第一節,今日才知道是
叫做「進堂曲」的,那時根本不知道是甚麼。音響中
忽然傳來一下破銅爛鐵的聲音,那是進堂曲中的伸縮
號出場了。到今天,李察仍不知道,那是演奏得特別
差,還是特別好。因為,以後找遍的一切版本,這一
下伸縮號,都是很潤滑的,根本沒有那一種破爛的效
果。所以,李察也不能斷定,這種破爛的聲音,是從
汽車中的破爛音響來,還是從樂隊中來。


  但這一種金屬的破爛刺耳,正好就好像是生命的
全部感覺了,非常難受,非常難過,當時,就幾乎無
法坐穩。或者,這就是青年人的幼稚體會。未曾窺看
生命真相的人,一下子見著了,驚駭莫明的那一種印
象,就是「安魂曲」。


  從這一處進入去,以後,就是俯仰天地萬物,就
是整全的生命。生命的全過程,生命的興盛哀榮,生
命的喜怒哀樂,生命的起始與結束,一切的全過程,
全都在那裡面了。唯一奇怪的只是,本來,這只可能
是給有經驗的人體會的。莫扎特這樣年輕,怎麼可能
寫得出來?因為,唯一的結論是,他是用全生命寫出
來的。根本,那就是生命中的血和肉,他寫不出來,
誰寫得出?直到此刻,每想及此事,仍無法制止自己
的激動。莫扎特是唯一死無葬身之地的音樂家。我們
在前面還提到一個棺材。但這對於莫扎特來說,或者,
對於一切的「人」來說,卻是莫大的奢侈品。他是不
可能享受這樣的人間福祉的。他的福祉在天上。電影
《莫扎特傳》中的那個鏡頭,相信很多人都會記得。
他的屍體被掉進一個大坑裡去,那杵作工人,隨手鏟
起一把白灰撒進去。那是消毒用的生石灰。他只能享
受這一把生石灰。這是永遠無法忘記的。


但是,這種感覺或者是過份強烈了。李察時常都
想到,或者,要到將來那一刻,一切復歸平靜,再不
會胡亂哭,胡亂笑。因為,你會明白,生命的過程原
來就是這樣。那時才能真正了解生命,才能真正了解
莫扎特。


* * * *


最近,找到一個比較接近理想的版本。是


Karl Bohm 指揮的DVD 版本,1971。
Mozart: Requiem K.626
演出 Wiener Symphoniker。
Soprano: Gundula Janowitz
Mezzo-Soprano: Christa Ludwig
Tenor: Peter Schreier
Bass: Walter Berry
合唱 Konzertvereinigung Wiener Staatsopernchor
Chorus Master: Norbert Balatsch
(Filmed in the Piaristenkirche, Vienna)


請注意,同樣是Karl Bohm,他另灌錄的一張cd ,
由Edith Mathis 等人演唱,是另一版本。感覺上,
並沒有這Dvd 版本之強烈。雖然,同樣是1971 年的
版本。希望讀者不會找錯了。


這是值得稱贊的DVD版本。李察相信,幾乎莫扎
特的全部要求,他們都百份之九十做到了。他們,幾
乎都是忘我的。全部音樂是一個整體,合唱部份,異
常精采。相信,在全世界,唯有在維也納,可能找來
這樣的一群歌唱家。他們全神灌注,眾口同聲,眾心
同響,幾乎每一點,都可以是你的「進入點」。


知道甚麼是「進入點」嗎 ?這是很重要的呢。每
一首音樂,都要經由「進入點」進去的。一進去之後,
你就和他們同一了。你是一份子了。



…………………………………………………………………………………………
有意見,請寫:

Academy2008@hotmail.com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5.10. 香港時間: 5:40 pm)
(明天問題:____________)

Saturday, May 3, 2008

為甚麼沒有聽過「悲嘆之歌」?

.


為甚麼沒有聽過「悲嘆之歌」?
(問到底 No。7021 2008 0504 Sunday)


*星期天籟*


  這是馬勒作品的第一首。一向都是極少演奏的。
全曲本來有三部份。可是,馬勒自己把第一部分刪除
了。只餘下第二、三兩部份。此曲作成於 1880 年,
本來是一首參賽作品。而評審人包括了布拉姆斯,據
說還有李斯特(待查証),都是當時音樂界第一流
地位的人。但是,他們並不欣賞。


  所以,二十年後,馬勒自己改訂首演的時候,不
知是否擔心全曲太長,還是另外有更深刻的原因,把
這異常精彩的第一幕刪去。


  這是馬勒出道第一首作品。今日的我們再聽此
曲,無法不為他的天才折服。此曲值得欣賞討論之處
極多,但問題是,為甚麼當時的俊彥名流,毫不欣賞?
布拉姆斯此人,李察素無特殊好感。只除了他的幾首
匈牙利舞曲值得一聽,其實,他只是中庸之才。就是
這一位庸才,把馬勒埋沒了的。馬勒說,如果此曲獲
獎,他的一生可能改寫。他以後遭遇的困難,可能沒
有這樣大。


  但此是很難說的。人就是有這樣的特性,必須要
在極端境地裡,天才方可脫穎而出。這是所謂的
Stupid Ring 。而馬勒並不例外。設想,他一出道,
就獲得大眾激賞,他的成就,可能褪色。除非他真的
是另一個莫扎特。只有莫扎特之類的天才,或者能夠
免除這種厄運。但其實,莫扎特後期的困頓,也是絕
對的。如果沒有了這種絕對,就沒有莫扎特。


  這曲子,來自一個非常、非常、非常簡單的童話
故事。如果不是馬勒,李察從未曾加以深思,也不會
了解,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和人性有何相干。就算
是和人性相干,又怎麼樣?根本毫不重要。


  故事是格林童話裡有的。原名是「會唱歌的骨
頭」。馬勒自己改寫成為十分美麗的歌謠。話說有一
位女王徵求配偶。條件是要能採得森林中的某一朵
花。有兄弟二人,弟弟溫柔文雅,哥哥粗曠自私,一
起出發去找花。弟弟找到花後,倦極睡著了。自私的
哥哥,竟把弟弟殺死,然後拿了花去見女王。許久之
後,有流浪詩人在林中拾到了一小管骨頭。他把骨頭
削成笛子。不料,吹出來的,竟就是這一宗凶殺案的
真相。原來,這骨頭是弟弟的屍骨。終於,流浪詩人
流浪到了皇宮。女王正要跟哥哥舉行盛大的婚宴。笛
子唱出真相,哥哥大驚,把笛子奪去。他要親自試吹。
但笛子仍是唱出相同的真相。


  問題是,值得嗎?這一個簡單的故事,值得馬勒
花費兩年時間,譜成長篇歌謠嗎?


說是「長篇」也許是不對的。因為,馬勒的詩句,
其實是極短的。不用許多行,故事就說完了。你怎能
為這樣短的篇幅,寫成四十分鐘的大作?


  所謂音樂中的「色彩」和「畫面」,就是如此這
般。幾乎每一句詩,都是美極的電影鏡頭。但李察相
信,如果真的有導演試圖用畫面表達,一定很難表達
原作的色彩之美。如果有人沈醉在這種音樂的色彩之
中,一聽再聽,是毫不出奇的。


  出奇的只是,這一曲子隱藏的靈性真相何在?這
樣簡單的故事,有何特殊命意?


  這一點,才是馬勒天才的結晶所在。他是看到了
的。他是感受到了的。而我們俗世的人,卻要在一百
多年之後,才稍為明白。

dvd 原題: Vladimir Jurowski :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Choir: Wagner, Berg,
Mahler.

其中包括的馬勒作品是:
Gustav Mahler: Das Klagende Lied (1880 Original
Version) (中譯是「悲嘆之歌」)

…………………………………………………………………………………………
有意見,請寫:

Academy2008@hotmail.com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5.3 香港時間: 6:50 pm)
(明天問題: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