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4, 2008




為甚麼馬勒不是聖人?

-

為甚麼馬勒不是聖人?
(問到底 No。7042 2008 0525 Sunday)

*星期天籟*


馬勒不是聖人。馬勒只是一個預兆時代不祥的先
知。馬勒逝世於一九一一。他死之後,二次大戰才來
的。氣氛他未曾見過,但他有所感覺。


拿貝多芬和他相比,貝多芬的思想境界高些。貝
多芬是為了完成使命而被迫活著。貝多芬遺囑裡的幾
句話,相信很多人都會記得。他之所以勉強活著,只
是想要把所有的靈感寫出來。否則,這種貧困、寂寞、
而且耳聾的生活,真是沒有意思。


但馬勒卻是怕死,而且迷信的。他寫作的《大地
之歌》本來就是他的第九交響曲。但他卻相信一種不
知來自何處的傳說,以為沒有作曲家可以活過九首交
響曲。他於是把本來屬於第九交響曲的作品改名為《大
地之歌》,以為這樣做,就可以把命運騙過了。


  所以,今日我們聽到的馬勒第九,其實即是第十。
而馬勒未能完成的第十,即是第十一。馬勒的一生,
其實是完成了共有十又二份之一首交響曲。


李察相信,聰明的讀者不會以為,我們是用這一
種「理由」去貶低馬勒。任何人都可能有點小迷信的。
這是潛意識中某種牽扯力量,亦不可能用這一件小
事,就妄斷馬勒的。


  如果拿馬勒的第九交響曲去跟柴可夫斯基的悲愴
交響曲相比,馬勒的境界畢竟是高了很多很多。


  兩首作品的主題,都是「死亡」。但柴可夫斯基
讓你體會的是一種早逝的,提早結束的,不自然的「死
亡」。柴可夫斯基的這一作品,愈是演奏得好,你愈
不想多聽一次。柴可夫斯基所玩的,是Imitation of
death,而馬勒的死亡,卻像是「哀悼」。這是甚麼意
思?柴可夫斯基假設他自己是死人,柴可夫斯基直接
描寫死亡的全過程。李察從前寫過:他描述他自己來
到一種黑暗的前景,他就往著黑暗一直前進。然後讓
樂句在一種不應該停止的地方停止。但馬勒的死亡並
不如此。他的「死亡」,是在一種觀察之中的死亡。
他只是自己親自觀察、見証的一種死亡。所以,這是
一種「哀悼」,而不是「死亡」。


  這一種意義,其實已經在他的《大地之歌》裡充
份顯示過一次了。現在只是一種無言的變奏。


  有一位指揮家的作品,頗值一看:


  Gustav Mahler: Symphony 9,
Conductor: Djansun Kakhidze
Tbilisi Symphony Orchestra
  DVD 出品商:Unlimited Media



為甚麼說是「頗值一看」呢?


因為,現代人是有這種幸福與便利的。可以讓你
在鏡頭之前,看到這一位指揮家怎樣用盡了全部的氣
力,像一個長跑的好手,堅持跑到終點那樣,他滿頭
大汗,徹底悲哀,其實,他已經不像是在「創作」、「詮
釋」了,他只是徹底的投入進去,在馬勒的死亡遊戲
中出色地扮演。幾乎每一句,都能夠在他的神情中顯
示出來。就算不太了解音樂的觀眾,亦能跟著他的指
揮棒子投入了。這就是DVD 影片的好處。  


  到底,馬勒在第九交響曲裡面,給了我們甚麼?
他看到了甚麼?生命有何意義?你想知道嗎?




…………………………………………………………………………………………
有意見,請寫:

Academy2008@hotmail.com


(or, click the "comments" link below.)
(本文貼出日期: 2008.5.24 . 香港時間: 6:00 pm)
(明天問題:____________)

No comments: